|
期盼已久的公交终于开通了 奔跑在城镇之间的幸福班车
綦江客运中心,乘客有序乘坐街镇公交。记者 张学成 摄
街镇公交受欢迎。记者 张学成 摄
城市公共交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出行方式,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行有所乘”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10月30日,綦江南部片区7镇公交正式开通试运行,11月1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区21个街镇实现公交全覆盖,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 见证历史
“东溪古镇综合运输服务站,今天正式试运行……”10月30日上午,綦江区南部片区街镇公交开通仪式在东溪镇举行,标志着南部片区东溪、扶欢、丁山、赶水、打通、石壕、安稳7镇公交客运线路正式开通试运行。
开通仪式当天,东溪镇盆石村村民张绍群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记录了下来,并制作成小视频分享在社交平台上。令她没想到的是,这条视频的浏览量竟然达到了数十万次。
“东溪古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正式试运行那天,我拍了个小视频,现在浏览量有36.5万,点赞数有3500多,看到这么多人点赞支持,说老实话我相当兴奋。”
张绍群分析,这条视频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是因为大家对南部7镇公交的开通,期盼已久,“公交开通了,老百姓都高兴,关注度自然高。”
据了解,早在2017年,我区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改革号召,按照“成熟一条、开通一条”的原则,陆续开通了綦江城区至北部街镇ZF所在地共14条街镇公交客运线路。但受地理因素等条件制约,南部各镇的公交迟迟未能开通。
今年,街镇公交出行全覆盖被纳入到綦江区12项民心工程当中,南部各镇的公交计划又向前迈出一大步。但是,在线路设置过程中,相关部门却犯了难。原来,綦江南部片区的7个街镇均位于高山地区,地形起伏较大,离綦江主城较远,最近的扶欢镇离綦江主城为44公里,最远的石壕镇离綦江主城达102公里,公交行驶距离较长,开行难度较大。
“如果将公交线路设置为綦江城区直达各街镇,那么公交车运行距离过远,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一是驾驶员驾驶时间过长,精力长时间集中,容易导致疲劳驾驶,有一定交通安全隐患;二是公交车在途中运行时间较长,会造成公交资源的浪费,群众乘坐公交车的等待时间延长。”綦江区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安全应急科科长秦正丽说。
实地调研后,我区最终决定在东溪镇实施接驳换乘,有效保障车辆的运行安全。除了扶欢、东溪为城区直达外,丁山、赶水、打通、石壕、安稳5个镇需在东溪古镇综合运输服务站换乘。綦江至扶欢、东溪票价3元,东溪换乘至终点站票价2元。
南部片区7镇公交正式开通后,我区实现了公交线路21个街镇全覆盖,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如今,南北部地区的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公交出行的便利。
赶水镇石房村村民黄先华说:“这个车安逸,方便我们这些老年人,自己不用花钱,是国家拿钱请我们坐。”
东溪镇永乐村陈如芳也说:“现在城区公交可以到丁山、赶水、安稳,还有石壕,到处都去得了,想走哪里去耍就去哪里,真的是太方便了。”
满载希望与发展的幸福班车
关键词: 共享红利
在东溪,近段时间,前来办理公交卡的市民络绎不绝。“这几天办卡的人特别多,从昨天到今天,四百张卡已经全部办完了。”东溪镇民政办工作人员胡利说。
东溪镇是一处富有“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千年古镇,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自然风光。綦江南部片区街镇公交的枢纽站设在此处,大量人流物流的聚集,也让当地群众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
杜国荣是地地道道的东溪人,从2012年开始,他便投资在东溪鲤鱼池做起了农家乐生意。“我这个农家乐,以前大厅只能摆八张桌子,现在已经扩大到可以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杜国荣笑着向记者介绍。
近十年来,依靠绿色菜品和优质服务,杜国荣的农家乐规模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当知晓綦江南部街镇公交已经开通,东溪还是中转换乘枢纽站消息时,杜国荣满脸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我打算把农家乐再扩大些规模,多建几间房间,还要多请点人员,同时租些地来种纯天然绿色蔬菜,到时让游客自己去摘来吃。”
东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赵新表示,接下来,我们也将借助这一历史机遇,以古镇旅游为龙头,带动场镇环境综合提升,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多彩綦江建设贡献东溪力量。
位于綦江区最南端的石壕镇,因为地处偏远,之前群众只能依靠客运车出行,票价高,班次又少,出行较为不便。一得知公交开通的消息,当地居民纷纷奔走相告。
“以前石壕走东溪、赶水,中途要转很多车。公交开通后,三四十分钟一趟,那是相当的方便,既便宜又省时。”石壕镇居民陶登利说。
在东溪镇与石壕镇之间通行的是516路公交车,早6点至晚6点半日往返46班次,途经赶水、打通,共有36个站点,能够基本满足沿途群众的出行需要。
“公交车路线科学,站点合理,贯通南部四镇,最终通往綦江,大大缩短了城乡的距离。”石壕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镇长余波说,乘着公交开通的东风,群众可以将自家的农产品销往更远的地方,有利于家庭增收。
班次多,站点多,石壕当地群众对于公交的开通,也是赞不绝口。
“第一方便,第二服务态度好,第三空间宽敞,价格便宜。綦江到东溪3元,东溪到石壕才2元。石壕往返綦江一个来回才10元。”叶建全是石壕煤矿天池社区居民,“这个车只到镇上不到石壕煤矿,我都专门走这边来坐,感谢ZF给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
“我每天都要走打通去买菜,以前都是自己开车,现在有了公交车,方便又实惠。”石壕镇居民胡女士说。
石壕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在这里有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壕红军烈士墓,还有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石壕杨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目前,石壕正在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石壕红魂小镇,公交的开通也为当地红色文化传播带来了另一种契机。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成后,将吸引更多游客来石壕,届时游客除了自驾游外,还可以乘坐公交车,通过慢节奏的观光方式,更好地学习石壕长征文化精神。”余波说。
除了开通南部7镇公交,11月1日起,我区对北部公交重合线路也进行了优化调整。
“南部7镇公交开通后,新、老线路在部分路段有所重合,这对我区的公共交通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秦正丽介绍,因此,为合理高效利用公交客运资源,结合公交前期运行情况和沿线乘客分布情况,我们对重合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取消中间站,直达最远末端站。
除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綦江城区内的公交线路,也从11月1日起,开始统一执行调整后的公交票价,即所有线路均投币2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刷卡乘坐城区公交在30分钟内可以免费换乘。
秦正丽表示,接下来交通部门将与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根据当前公交营运情况,结合群众出行习惯、特点、需求,以及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统计情况,对公交线路、班次进行合理调整,以保障群众的出行需求,维护公交车良好的营运环境,引领广大群众文明出行,共建美好家园。 记 者 手 记 城市发展,公交先行。一系列与公交相关的民生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委、区ZF及相关职能部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小小公交,承载的是满满的民生情怀,更是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綦江日报 http://qjszb.cqqjnews.cn/pc/202111/09/content_219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