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1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脱贫攻坚!綦江石壕镇1615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1-3-23 09:4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产业路筑牢了,致富路走着才踏实”

綦江区石壕镇扶贫办主任、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国强:

海拔1000多米的綦江区石壕镇,春天来得比山下晚一些。3月8日,开完区春耕现场会的石壕镇扶贫办主任、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国强匆忙赶回镇里,安排马上要开始的糯玉米播种工作,“糯玉米是我们镇高山农户的重要致富产业。把产业路筑牢了,致富路走着才踏实!”

陈国强从1993年开始在綦江南部渝黔交界的山区乡镇工作,2015年任石壕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2018年又兼任镇扶贫办主任。

石壕镇聚居着汉、苗、彝多个民族。这里山高坡陡,仅靠传统产业很难致富。陈国强发挥自己懂农业的特长,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现在全镇发展了糯玉米、方竹笋、中蜂、高山优质稻等特色产业,每个村都培育了1至2项优势产业。在陈国强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石壕镇打通了糯玉米“惠农直通车”,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获得更多收益;打造“花坝糯玉米”“花坝方竹笋”等农业品牌,让农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结合农业产业,发展起响水大地梯田田园综合体、任家湾杨梅采摘体验基地等休闲观光农业。

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陈国强还积极挖掘新产业。

2019年,他听说梨园村的任学伟聘用村民在家搞计件加工,于是登门拜访,发现20多个村民挤在4户人家里组装耳机配件,不但环境简陋,规模也很难扩大。陈国强认为这个产业有发展前景,于是与镇领导一起争取到“扶贫车间”相关政策,把国企闲置的食堂作为加工车间,并完善基础设施。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村民没有外出务工,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找到了工作,人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目前,车间有员工50余人,其中15人来自脱贫户。

经过努力,石壕镇建起了梨园耳机加工车间、万隆方竹笋加工车间、响水水稻加工车间三个“扶贫车间”,成为不少脱贫户的稳定收入来源。

以前,石壕镇不少村是“空壳村”。2018年,陈国强动员全镇15个村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当时村干部们心有顾虑:一怕村里搞公司不合法,二怕风险大。陈国强反复做工作:“不拿手里、不揣兜里,有啥问题?我们从拿手的优势产业开始做起,一起想办法跑市场,肯定得行!”

在他大力推动下,全镇15个村均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2020年,石壕镇的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677.4万元,实现利润60.93万元,15个村实现贫困户利益联结分红8.4万元,全镇479户、1615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都需要产业作为支撑。发展产业,我和乡亲们还会继续努力!”陈国强说。


来源:綦江日报
http://qjszb.cqqjnews.cn/pc/202103/23/node_A1.html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1-3-23 10:03: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11 21:56 , Processed in 0.10428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