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护银龄”织密养老安全服务网
“施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近日,在文龙街道长生沟 社区, 工作人员敲开独居老人施世林的家门,一边细致询问老人生活需求,一边查看家中感知设备运行情况。
67岁的施世林是长生沟社区低保户,子女常年在外务工,老伴因重病长期住院,他长期独自生活。今年9月,一批门磁感应器、溢水报警器、烟感报警器等感知设备陆续在老人家中安装到位,为他的晚年生活添上了一把“数字安全锁”。“现在家里大门没关好,社区都能及时知道,网格员会上门查看,这让我特别放心。”提及设备带来的便利,施世林脸上难掩笑意。 ▲工作人员通过“智护银龄”综合场景平台查看辖区老人信息。记者 魏源森 摄
据介绍,老人家中安装的感知设备涵盖门磁感应器、溢水报警器、烟雾报警器、紧急呼叫器、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器等种类,精准布设在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关键区域,可实时捕捉居家安全风险。这些设备收集的数据,全部接入街道“智护银龄”综合场景平台,由平台24小时开展预警监测。
“一旦设备触发警报,平台会第一时间向社区网格员派发‘紧急工单’,网格员会在最短时间内上门核实、处置,形成‘感知—预警—处置’的闭环服务。”文龙街道工作人员黎艳介绍。截至目前,文龙街道已完成4家养老机构、35户独居老人家庭的智能化改造,累计布设温感设备、智能手环、紧急呼叫器等8类共234个感知设备,成功预警并处置多起老人意外跌倒等风险事件。
“安全监管”仅是平台功能的一部分。黎艳介绍,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为辖区3.87万名老年人构建动态“数字画像”,开通“政策找人”服务——通过数据分析自动筛选出符合各类政策条件的老人,再由网格员上门代办申请手续,真正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切实减少老年人跑腿次数。此外,平台还提供送餐、洗护等生活服务,通过汇总分析服务信息,筛选出高频服务事项并加大供给力度,进一步为老年人生活提供便利。
在日前揭晓的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三季度评选中,文龙街道养老服务成功入选镇街“应用场景领跑者”榜单。“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聚焦独居、空巢、失能等特殊老年群体,加快户内感知设备安装推广进度,力争实现重点人群全覆盖。”文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还将进一步整合三方专业机构资源,拓展助医、助洁、助餐等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送餐流程中的堵点难点,优化服务环节、畅通服务链条,真正让老年人实现“居家养老无忧、幸福生活有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