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盘山的前世今生 很多綦江人都不知道!
你知道营盘山的前世今生吗?
营盘山,休闲玩耍的好地方。
但作为地地道道的綦江人,
你知道它名字的来历吗?
你了解它的历史吗?
本期《南州文化》
带您走进营盘山,
详细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据清道光《綦江县志》上的记载,清代同治年间,营盘山上建有一座凌云塔。凌云塔是清代綦江知县田秀栗主持修建的,同治十一年腊月修建,历经4个月竣工。凌云塔不是用来观景的,而是用于培植文风,培养人才。建凌云塔的初衷就是希望有倚天拔地的文星辉映。
綦江人历来重视文化教育,綦江城内自明朝以来,就陆续建了学宫,考棚(试院),文明书院、瀛山书院,也建有魁星阁、奎星阁,以培植文风,培养人才,使文运弥昌。
当时人文蔚起,科甲联绵,彬彬称成盛,但科甲多而无显宧。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綦城东北一隅疏缺,成为不满之天,所以修建凌云塔,以培补文风。
道光《綦江县志》载,“凌云塔为正六边形,直径四丈二尺,高九丈九尺,叠石为塔,共7层。”
凌云塔其意为:青云直上。凌云塔上明灯璀璨,每到夜晚,光芒四射,辉煌灿烂,预兆倚天拔地的文星,即将在綦江大地如塔势涌出。
凌云塔矗立在营盘山之巅,恍如一枝如椽巨笔坐落在奇峰之上,直插云霄,气势雄伟壮观,成为当时綦江最美丽的风景。
但不幸的是,凌云塔后来被毁了,从同治年间到现在,近200年的岁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至今已经无从考证了,它是什么原因被毁?毁于什么年代?至今还是个谜。
营盘山为什么叫营盘山,你知道吗?
据史料记载,清代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转战綦江,他的部下就在营盘山安营驻扎,石达开三次攻打綦江县城,战斗激烈。綦江县令杨铭派兵阻击,石达开始终没能进入县城。
当时,营盘山距县城近1公里,而且中间还有一条湍急的綦江河,所以石达开三攻綦江县城都没能得逞。
“1861年以前叫什么名字,我们不得而知,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ZF出了地图,这个地方就叫营盘山。可以这么理解,所谓营盘山,就是太平天国在这里扎大营之地。”原綦江区政协**张健表示.
在营盘山的一个林间小道上,一块书写着点将林的石碑格外醒目,相传当初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石达开就是在这里,点将出征,面对当时代表农民**的太平天*军队,百姓是持着支持的态度,也因此,这山便久而久之的称之为营盘山了。
营盘山位于綦江城市中心,形如一高大的龙脊,山脊长约两公里,面积 578 亩,海拔约 600米。綦江河在营盘山下流过,沙溪路、九龙大道在营盘山两旁延伸。可以说,营盘山就是城市的轴心,传递着新城与旧城的爱恋。
风光秀丽,景色优美、营盘山无疑成为了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就在数十年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
张健告诉记者,2009年的时候,县委决定开发营盘山这片区域。现在沙溪河边的小区,原来都属于营盘山。
如今的营盘山,一半在山林,一半在闹市。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享受着不是公园胜似公园的家居环境。然而年纪稍长一点的人都知道,这里曾经还有一个故事。
大概在1996年的时候,綦江招商了一个日本企业,叫日本塑料株式会社。由于经营不善,企业濒临倒闭,进入21世纪以后,人民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昔日的企业如今已经被宽阔的广场所替代。
2010 年 12 月,营盘山建成了公园。公园内有云海览胜、天籁阁、五色花田、悠然居、儿童乐园、巡天长廊、禅心广场、展翼台等 13 个景点,步道全长9.8公里,在山上游一圈要花六七个小时。营盘山最具人气的地方是禅心广场、云海览胜、太极广场和展翼台。
禅心广场中间是一个小山包,山上植物成林,围绕小山包是一条宽敞的步道。每天来这里散步、跑步的市民络绎不绝。
沿着禅心广场步道往上,穿过浓荫下的步道,再穿过巡天长廊,便到了太极广场。广场中间用鹅卵石镶成的太极图十分显眼。到这里来的市民都会脱了鞋子,光脚在鹅卵石上走几圈进行足底按摩。
展翼台是营盘山最高的地方,站在展翼台上,极目眺望,綦江城市全貌尽收眼底。这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城市竟是如此多娇!不管是远处的东部新城,还是近处的綦江大桥、滨河步道,不论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宽敞的文化广场,还是蜿蜒流淌的綦河,阳光下,春色里,可爱的綦江风华正茂。
如今的营盘山公园已经是城区的一部分,是城市中的绿岛,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山地健身、观景为一体的城市中央公园。
宽阔大气的营盘山广场,是城市文化综合广场,多彩的喷泉,高端的电影院,时尚的购物中心。在这里,我们将快乐和幸福一起放飞,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家就住在营盘山下,每天清晨,我们走出小区,就能看到营盘山的绿色,就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就能享受到登山的欢乐,就能在鸟语花香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来源:大美綦江 https://h5.cqliving.com/info/det AIl/18170567.html?cid=18170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