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一头连着群众健康,一头系着乡村振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要事、幸福根基。当下,在广大农村地区,村民基本饮水需求已得到满足。然而,新的课题又摆在面前:怎样让村民喝到的水更稳定、更干净、更放心呢?
初冬时节,三江街道黄荆村村民罗玉双拧开自家院坝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出,这令罗玉双倍感舒心。“通了自来水,洗衣服、洗菜更方便了。”罗玉双笑道。
2022年以来,受夏季晴热干旱以及长时间降水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区部分农村地区的供水遭遇严峻挑战,其中就包括黄荆村。为此,我区启动易旱区域供水保障工程项目建设。
区水利局村镇供水中心负责人罗柳介绍,该项目总投资936万元,建设内容包含农村管网延伸及水厂改扩建等,藉此实现对全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易旱区域群众用水无忧。截至10月底,项目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眼下,易旱区域新增片区施工工程又又拉开序幕。
“2025年易旱区域新增片区施工工程在11月初开始施工,工程管道铺设预计4000米左右。”易旱区域新增片区施工工程现场负责人罗长明介绍,新增片区预计11月底全面完工。届时,将惠及10个街镇、34个村,有效改善7万余人的用水条件。
“农村供水管网的全面升级,不仅彻底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更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三江街道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瑜表示。
在确保群众能稳定地“喝上水”的同时,我区还不断致力于满足群众“喝好水”的愿望。聚焦“从有水喝到喝好水”核心目标,我区坚持项目为王、聚焦民生关切,新建一批水源工程、规模化供水工程、抗旱应急工程,统筹推动跨区域调度,实现“源头”到“龙头”智慧化实时监管,持续强化供水保障、提升饮水品质。 ▲小湾水库全景(资料图片)
在位于隆盛镇黄山村的小湾水厂,工作人员正严格遵照工作规程,对制水流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检查,确保每一滴出水都符合标准。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检查絮凝池的工作情况,是否添加絮凝剂、絮凝剂用量等都是检查的重点。”小湾水厂工作人员王平松介绍,“之后就要检查絮凝池出来的水是否达标,达标过后对絮凝池水进行沉淀消毒工作,监测达标过后,再统一进行出水工作。”
小湾水库及配套的小湾水厂于今年10月建成投用,该水库是我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总库容达105.59万立方米,概算总投资1.78亿元。小湾水库及小湾水厂的投用,将解决隆盛镇12个村、2万余人的饮水问题。 ▲工作人员查看水厂运行情况。记者 白釜汶 摄
“小湾水厂的建成,极大地优化了我区的供水格局,缓解了东部片区高海拔地区季节性缺水的紧张局面。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依托科技手段,全面压实供水责任,严把水质关,确保供区居民喝上放心水、优质水,不断提升供水服务水平。”重庆南州城市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荣强介绍。
“从今年国庆节开始,我们全村422户村民都用上了小湾水库的饮用水,水质非常清澈,压力足,大家都非常满意。”隆盛镇十隆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孝钦笑道。
罗柳表示,下一步,将围绕 綦江区农村供水总体规划,利用4.15亿元地方专项债,深入推进綦江区易旱区域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依托大水源,新建大水厂,实现大供水的整合。
记者手记
从源头到龙头,从建设到管护,一张保障民生、助推发展的农村供水网正在南州大地上越织越密。随着这项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必将为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如来·如愿”的壮美画卷,奠定更加坚实的水利根基。
来源:綦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