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綦江体育中心灯火如昼、万众沸腾,渝超联赛綦江主场首战正式打响,綦江米粉队与涪陵国药太极队上演绿茵精彩对决,超万名球迷的呐喊声、助威声穿透夜空。
一场足球赛,再次激活一座城的消费潜能。超万名球迷现场观赛,这场备受瞩目的绿茵交锋,将赛事流量转化为动力澎湃的消费增量。 ▲11月15日,綦江米粉队迎战涪陵国药太极队。记者 陈星宇 摄
赛事引流:消费热潮点燃城市烟火气
赛场内激战正酣,赛场外烟火升腾。比赛结束后,体育中心周边的餐饮街区瞬间被球迷“占领”,大家推杯换盏,谈论着这场精彩的球赛。
“好不容易抢到票,支持綦江米粉队,米粉必须来一碗!”看完比赛的球迷张先生和朋友们直奔赛场附近的米粉店。他告诉记者,自己专程从主城赶来,看了球,也得品尝地道的綦江美食。
鲜醇的綦江北渡鱼、暖香的安稳羊肉、香辣过瘾的火锅串串……不少餐馆延长营业时间至凌晨,后厨师傅忙得脚不沾地。
随着赛事人流而来的,是綦江住宿业的火爆。赛事期间,体育中心周边及万达商圈的酒店、民宿预订量明显上浮,不少外地球迷提前抵达,只为沉浸式感受赛事氛围与城市魅力。
以赛为媒,文旅融合焕发新机。外地球迷纷纷将观赛与旅游结合,走进东溪古镇探寻盐**道的千年底蕴,登顶古剑山饱览山城秋景,“赛事+旅游”的模式让“流量”成功转化为“留量”。 ▲10月12日,全国桨板U系列赛(重庆綦江站)现场,运动员挥桨破浪。
厚积薄发:赛事矩阵铸就经济增长极
渝超首战的消费热潮,并非偶然,而是綦江多年来深耕赛事经济的必然结果。近年来,綦江立足山地资源禀赋,主动对接国 家体育总局和市体育局,紧扣重庆发展赛事经济的政策导向,构建起“全国赛事+职业联赛+自主品牌”的多层次赛事矩阵。
全国桨板U系列赛、全国青少年游泳U系列赛、重庆市青少年田径锦标赛资格赛、川渝黔气排球邀请赛、“踢遍重庆”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赛事接连落地,“长田山杯”迷你马拉松更成为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赛事品牌。
赛事扎堆举办,带来的是经济效应的持续释放。今年以来,綦江已成功承办区级以上精品赛事18次,办赛天数超200天,吸引全国各地运动员、裁判、 工作人员及家属5万人次在綦过夜,直接拉动消费1500万元。
在赛事经济的强力驱动下,綦江体育消费在城市消费中的占比持续攀升,前三季度綦江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彰显了赛事经济在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搭建“体育+文旅+消费”融合平台,綦江不仅让赛事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更形成了“以赛兴产、以产促赛”的良性循环。 ▲6月29日,2025年川渝青少年光电射击比赛在 綦江区体育馆开赛。记者 唐斌皓 摄
以赛促建:设施升级绘就民生幸福卷
发展赛事经济,最终归宿是惠及民生。綦江始终坚持“办赛事”与“惠民生”相统一,以赛事举办为契机,推动公共体育设施提质升级,让群众共享赛事发展成果。
为保障渝超首战顺利举办,给球员更好的比赛体验和球迷更佳的观赛感受,綦江体育中心进行了全方位硬件升级与功能优化,铺设了全新的专业假草,完善了排水系统、全域照明系统,对比赛大屏、音响及监控强弱电进行全方位检修和线路铺设,确保达到专业比赛标准。
“后续,这些升级后的设施将陆续对大众开放,让赛事红利惠及更多市民。”区文化旅游委(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止于体育中心,綦江以赛为媒持续完善城乡体育设施。新建的区射击赛训基地、升级改造的老瀛山环山步道,修缮完善的篮球场、足球场等,陆续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品质运动 空间,实现“一场多用、赛事惠民”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赛事为桥,民生为本。綦江以“以赛促建、以赛惠民”的实践,让赛事经济的红利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完善的交通网络、优质的服务保障、丰富的文体供给,既满足了赛事举办需求,更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实现了赛事效益与民生福祉的同频共振。 ▲5月11日,2025年第四届重庆老瀛山越野挑战赛暨老瀛山大学生山地越野赛开赛。记者 王京华 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持续深化‘体育+’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更多精品赛事的落地生根,让赛事经济成为拉动消费、激活产业、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撑,绘就一幅体育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区文化旅游委(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綦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