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8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这个村,正在见证一场超级工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4: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南岸区 重庆南岸区
乡见•山水变丨赶水镇藻渡村:一河载古今 碧波启新章


▲镶嵌在连绵群山间的藻渡水库正在建设中。特约通讯员 陈宗武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行
——乡见·山水变》
专栏第二期
让我们跟着记者走进
赶水镇藻渡村

赶水镇藻渡村
一河载古今 碧波启新章

“一条藻渡河,千年流淌,见证着僚人悲欢、盐船往来,如今又目睹着一座巨型水库的诞生。”

藻渡河发源于贵州与重庆交界处,在綦江区赶水镇汇入綦江河,千百年来滋养着沿岸的土地与人民。与其同名的藻渡村,依偎在藻渡河畔,历经古僚人的神秘消失、明清盐码头的繁华喧嚣,而今又全身拥抱GJ重大水利工程——藻渡水库的建设浪潮。

▲建设中的藻渡水库。特约通讯员 吴先勇 摄

僚人遗韵:藻渡河畔的千年记忆

藻渡河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僚人河”。从战国末年开始,綦江藻渡河流域就生活着南平僚部落。《旧唐书·僚人传》记载:“僚者,部落四千余户,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

僚人是我国古代广泛分布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体,他们文身椎髻,赤足行走,穿着独特的通裙,住干栏式建筑。他们以捕鱼为生,使用柳叶舟。妇女以棕丝织渔网,男子在湍急的河水里奔梭如箭。丰收时,两岸僚人击铜鼓讴歌,摇摆而舞。到了北宋时期,朝廷派兵到藻渡河平乱,在铜鼓滩一带与僚人发生激战。经过此战,僚人在藻渡河流域神秘消失了。

“2020年的时候,藻渡场还有不少房屋保留着僚人干栏式建筑的风格。”赶水镇藻渡村党总支副书记罗昭敏指着远处说道。

▲藻渡场旧貌。藻渡村供图

盐运繁华:藻渡场的兴衰历程

在时光流转中,僚人或迁徙、或融合,藻渡河流域早已没了僚人的踪影。

明清时期,藻渡河成为重要的盐运通道,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藻渡场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来自自贡等地的川盐在此起岸,经陆路分运至周边村落。码头上,搬运工人忙碌装卸;街道旁,茶馆、酒肆、客栈林立,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交易歇息。每逢赶集日,乡民汇聚于此,交换商品、交流信息。

直到公路铁路的修建,水运逐渐被取代,藻渡场的繁华才成为历史。


▲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驶入藻渡大桥向重庆方向驶去。通讯员 袁其模 摄

故土难离:藻渡村民的奉献与迁徙

2022年9月,国  务  院  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藻渡水库工程正式启动先期建设。这座大型水库为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南坪村、新炉村、藻渡村等7个村被划入征地移民区域。

“藻渡场全境位于库区范围内,因此需整体搬迁,我们藻渡村是赶水镇搬迁户数最多的。”赶水镇藻渡村党总支书记敖开满介绍。

对于世代居住于此、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而言,“搬迁”二字既是对未来新家园、新生活的期盼,更是对故土难离的深深眷恋。

▲拆迁现场。 藻渡村供图

“舍不得,真舍不得这老屋,我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整整五十年了……”在藻渡场生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杨昌清老人,站在自家即将拆除的老屋前,目光抚过斑驳的墙壁和长满青苔的院坝,声音有些不舍,“但是,国 家要搞建设,是为了咱们子孙后代的好,是为了更多人不再为水发愁。我们肯定支持!”

綦江,虽以“江”为名,却常为“水”而忧。藻渡水库建成后,可以将綦江城区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供水量约1.79亿立方米,可为渝南地区300多万人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近23.5万亩。

因为水库的建设,沿岸不少村庄都涉及征地拆迁,仅藻渡村就有200余户村民的房屋被征收,早在2023年村里的拆迁工作就已全部完成。

▲群山间流淌的藻渡河。特约通讯员 吴先勇 摄

未来憧憬:藻渡村的新生与希望

虽然故土难离,但为了支持水库的建设,需要搬迁的村民们早已载着行装,去到新的地方,开启了他们新的生活。而不用搬迁的村民们,则依旧留在村里,延续着以往平淡而充实的小日子,只是,此刻的他们,对于未来,又有了新的希望。

“藻渡水库建成后,藻渡村原址部分将被淹没,高出水位线的区域则会形成岛屿。我们计划在那里打造‘桃花岛’,栽满桃树。”敖开满描绘着未来的图景。

水库四周将建设环湖道路与过河大桥,道路两旁根据季节栽植不同植物,打造特色旅游打卡点。

“希望藻渡水库早日建成,也早日看到那片‘桃花岛’。”63岁的村民肖永芝满怀期待地说。

▲山清水秀藻渡村。(资料图片)

敖开满向记者透露了更为长远的产业规划。当地政 府计划以赶水镇优势产业“草蔸萝卜”为核心,牵头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将石房村与藻渡、南坪、香山等7个涉及水库征地移民的村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强村带弱村、资源共享、技术互助、市场共建”的模式,引导和扶持移民村大力发展草蔸萝卜的规模化种植及精深加工产业,确保搬迁村民不仅“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目前,藻渡、南坪、香山等村已积极响应,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草蔸萝卜超过5000亩。这不仅是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更是农民增收渠道的拓宽。此外,藻渡村还建成了一个草蔸萝卜初加工中心,每年可生产萝卜干50余吨,有效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并带动了60余户农户实现就近就地务工。村集体初加工中心还与两家食品加工企业签订了长期供货订单,使得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在去年成功突破了100万元大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能。

▲藻渡村9组,民居错落有致,四周竹茂林丰。 特约通讯员 胡光银 摄

从僚人渔歌到盐船往来,从乡村集市到现代水库,藻渡水库建成后,这片土地将呈现出“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桃花岛”的构想更将为这片水域增添了诗意与浪漫。而藻渡村民也将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开启全新的生活篇章。那条千年流淌的藻渡河,将在碧水与青山的交响中,以新的形式继续滋养这片土地与人民。

来源:綦江发布


(2楼)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7 03:19 , Processed in 0.11832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