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全面科普过敏性紫癜及其防治知识。这是一种需要认真对待但不必过度恐慌的疾病,正确的认识和及时的处理至关重要。
第一部分:认识过敏性紫癜——它到底是什么病?
核心定义: 过敏性紫癜,现在医学界更倾向于称为 IgA血管炎。它是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而不是简单的“皮肤过敏”。
通俗理解: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身体的免疫系统“误伤”了自己的小血管。当免疫系统被某些因素(如感染、药物等)激活后,产生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A(IgA),这些IgA和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全身的小血管壁上,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壁变得脆弱、通透性增加。
血管一“漏”,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浆就会渗出来,表现在皮肤上就是紫癜;如果发生在关节、消化道、肾脏的血管,就会引起相应的症状。
高发人群: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3-10岁的儿童,但成人也可能患病。男性略多于女性。
---
第二部分:疾病的症状与分型——身体会发出哪些“警报”?
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症状是“四部曲”,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经历全部:
1. 皮肤症状(最常见,几乎是必有症状)
· 特征性皮疹: 表现为可触及的、凸出皮面的、针尖至黄豆大小的出血性皮疹(紫癜)。按压不褪色。
· 分布部位: 多集中于双下肢和臀部,尤其是小腿和脚踝,对称分布。严重时可延及上肢和躯干。
· 形态变化: 初期可能是红色丘疹,很快变为紫红色,逐渐转为暗紫色、棕色,最后消退。皮疹常成批出现,可能伴有瘙痒或轻微疼痛。
2. 关节症状(约2/3患者)
· 表现为关节(尤其是膝、踝关节)的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
· 通常是一过性的,不会造成关节永久性畸形。
3. 胃肠道症状(约1/2患者)
· 这是由于消化道的小血管发炎所致。
· 表现: 阵发性腹痛(多为脐周痛)、恶心、呕吐、便血(黑色或红色)。
· 危险性: 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的症状,严重时可并发肠套叠、肠穿孔、肠坏死等急腹症。
4. 肾脏损害(最需要长期关注的症状)
· 约20%-60%的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通常发生在起病后的1-4周内。
· 表现: 可轻可重,轻者仅为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尿中泡沫增多),自己无法察觉;重者可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血尿(像洗肉水一样)、大量蛋白尿、高血压,甚至肾功能衰竭。
· 长期影响: 肾脏损伤是决定过敏性紫癜远期预后的最关键因素。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甚至尿毒症。
根据主要受累器官,可分为:
· 单纯皮肤型
· 关节型
· 腹型
· 肾型(紫癜性肾炎)
· 混合型(同时具备两种以上)
---
第三部分:病因与诱因——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其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认为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触发下发生的免疫异常。
常见诱因(“导火索”)包括:
1. 感染: 最常见,如链球菌感染、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疱疹病毒)、支原体感染等。
2. 药物: 某些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
3. 食物: 如鱼、虾、蟹、蛋、奶等异体蛋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4. 其他: 昆虫叮咬、疫苗接种、寒冷刺激等。
---
第四部分:治疗与康复——得了病怎么办?
核心原则:早诊断、早治疗、对症支持、长期随访。
1. 一般治疗与对症支持:
· 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至关重要,尤其是有下肢紫癜时,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水肿和紫癜。
· 饮食: 清淡、易消化饮食。如果怀疑某种食物是诱因,应避免食用。腹痛明显或便血时,可能需要短期禁食或流质饮食。
· 控制感染: 如果存在明确的感染灶,需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2. 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针对皮肤和关节症状: 可用芦丁片、维生素C、钙剂等以降低血管通透性。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缓解关节痛。
· 针对胃肠道症状: 可用解痉药缓解腹痛。若症状严重(如大量便血),医生会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它能迅速减轻血管炎症,缓解腹痛,预防严重肠道并发症。
· 针对肾脏损害(紫癜性肾炎): 这是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 轻度:可能仅需密切观察。
· 中重度:根据病理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贝那普利、氯沙坦,用于降低尿蛋白)等。
· 其他治疗: 对于重症或难治性患者,可能会用到免疫球蛋白冲击或血浆置换。
---
第五部分:预防与生活管理——如何防患于未然?
由于病因不明,完全预防非常困难,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风险和管理疾病:
1. 预防复发:
· 增强体质: 均衡营养、适度锻炼、保证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减少感染机会。
· 规避已知诱因: 如果明确对某种药物或食物过敏,务必牢记并避免再次接触。
· 及时治疗感染: 感冒、扁桃体炎等常见感染要积极治疗。
· 避免过度劳累和寒冷刺激。
2. 长期监测与随访(极其重要!):
· 尿常规是“金标准”: 无论最初有无肾脏症状,患者都应在起病后至少随访6个月,建议每月复查一次尿常规。对于确诊肾型紫癜的患者,随访时间应延长至3-5年甚至更久。
· 监测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
· 自我观察: 留意是否有新的皮疹、关节肿痛、腹痛、血尿或尿中泡沫增多等情况。
总结与关键提醒
1. 它不是普通过敏: 过敏性紫癜是免疫系统性疾病,是血管炎,治疗远比处理普通过敏复杂。
2. 肾脏是“重灾区”: 一定要重视对肾脏的长期监测,尿常规检查简单无创但意义重大。
3. 休息是良药: 急性期充分休息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遵从医嘱,勿乱用药: 特别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和减量,不可自行停药。
5. 保持乐观: 大多数儿童患者预后良好,尤其是单纯皮肤型和关节型。即使累及肾脏,只要规范治疗和随访,多数也能控制良好。
希望这份全面的科普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过敏性紫癜。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患病,请务必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的风湿免疫科、肾内科或儿科就诊,以获得最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