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科,来了一位新同事,你带一下”,领导这话听着简单,我却明白这句话的份量,不仅仅只是带一下,更是要把匠心与责任传递下去。 回想起我刚入职时,被分配到燃气调压岗位。第一次跟着师傅到现场维护,面对满是阀门、仪表的调压柜,我内心是好奇又紧张。师傅说的第一句就是:“小子,调压这活儿,急不得,得沉下心看细节。”他一边说,一边拿起扳手示范拆卸调压器,“你看,这个阀芯密封圈要轻拿轻放,避免使用锐器,防止划伤,安装时得对准卡槽,差一毫米都可能漏气。”接下来的日子里,师傅成了我的“移动教科书”。他带我熟悉每一台设备的型号参数,手把手教我调试压力,在调压柜维护现场,从管线巡检的路线到拆装调试的技巧,他都倾囊相授。“做我们这行,技术是基础,责任才是根,每一个操作都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全。”每次维护时,师傅都会把这句话郑重地对我说。 一晃数年,自己也成了带徒弟的人。我现在的搭档叫何竹,也是我带出来的,他刚入职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第一次教他拆卸调压器时,他和我当初一样,要么拧错螺丝方向,要么忘记组装顺序。我也像师傅当年对我那样,耐心的给他讲:“别急,感受螺丝的纹路,顺时针用力要均匀, 拆装要先观察组件的先后位置,再确定组装顺序”。在维护现场,我会让他先观察压力数据,试着判断运行状态,给他讲解调压器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再补充讲解我的经验;遇到突发情况,我会先让他说出处理思路,再指出不足。 虽然现在仍和他搭档,但如今的他早已能独立完成日常调压作业。遇到问题时,还会主动向我请教技术细节。而我依旧保持着**惯,把发现的问题、积累的经验一一分享。在一次维护结束后,我依旧站在他身后,依旧提醒一句“每一处再检查一遍”“检漏仪再测一遍”,看着调压柜正常运行,何竹突然说:“科师,原来咱们拧的不只是螺栓,是家家户户的烟火;重复的检查,是护住万家烟火的责任啊”。我没说话,只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那份对责任的理解,终于在他心里扎了根。 在燃气调压岗位上,这样的师徒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有扳手与螺母的碰撞;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手把手的指导、心连心的传承。以经验为尺,丈量技艺的精度;以匠心为炬,照亮责任的方向。当年轻的手接过师傅递来的扳手,接过的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守护城市燃气安全的使命,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把匠心与责任传递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