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8日
人民网
以《綦江:创新模式规范行政执法 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题
报道綦江深化涉企行政执法改革
通过一系列有效“法治”组合拳
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改革后
执法事项整合率达78.6%
企业受检频次普遍降低30%以上
对信用良好的A级企业实行“无事不扰”
让守法企业真正感受到
“松绑减负”的政策红利
今年以来,綦江区深化涉企行政执法改革,以“规范执法、智慧监管、柔性服务”为主线,通过“综合查一次”、信用分级监管与柔性执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将“法治”打造为吸引企业、助推发展的金字招牌。
当前,綦江区将规范涉企执法作为“一把手”工程重点推进,全区30家执法单位开展政策集中学习,确保规范执法精神落实到位。綦江区司法局牵头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建立“问题—制度—实事”三本台账,推动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和联合评查,实现整改与建章立制并行,层层压实责任。
▲綦江区行政执法人员使用“执法+监督”数智化平台开展执法检查。受访单位供图
为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过多、部门交叉扰企等问题,綦江区推出“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将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10个重点领域的执法事项系统整合,制定了30个联合检查场景清单。改革后,执法事项整合率达78.6%,企业受检频次普遍降低30%以上,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极大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化赋能是此次改革的另一大亮点。綦江区56家执法单位全面接入统一数字平台,推广“扫码入企”“信用+执法”等智慧场景。这不仅使行政检查规范率跃升至94%,执法效率提升超50%,更关键的是实现了监管的“精准滴灌”。同时,全区1.7万家企业被纳入信用分级评价体系,对信用良好的A级企业实行“无事不扰”,对信用等级较低的企业则加强监管,使执法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让守法企业真正感受到“松绑减负”的政策红利。
此外,綦江更注重彰显法治温度,出台了包容审慎监管实施方案,发布“不予处罚、免于处罚、免于强制”三张清单,建立“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机制。多个执法部门在实践中运用教育引导、风险提示等代替行政处罚,有效保护了企业,特别是新兴业态和中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获得了市场主体的广泛点赞。
▲綦江高新区桥河组团。(资料图)通讯员 佘中云 摄
专项行动以来,綦江累计完成30项问题整改、13项制度更新。綦江区民政局联合发改委规范殡葬收费,取消20项收费,墓位价格最大降幅33%,年均降费26%,惠及群众200余人,减少支出33.226万元;綦江区市场监管局查处转供电违规收费案件9件,清退120余万元,罚没365万元,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减轻了群众和企业负担;綦江创新的“企业法务之家”“三书同达”信用修复机制等,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形成了极具辨识度的“綦江执法品牌”,持续提升着市场的满意度和信心。
未来,綦江区将继续深化涉企行政执法改革,探索AI赋能监督,做优“企业法务之家”,致力于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让法治成为綦江最动人的发展底色。
原标题:央媒市媒看綦江丨多部门联合,打造金字招牌!
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