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隆盛镇山林村双莲公路山林段,两台小轿车驶入改造一新的会车道,平稳完成会车。看到这一幕,山林村党总支书记胡朝忠难掩喜悦:“现在不光小车会车顺畅,大车进出也不用愁了。”
这条让村民盼了多年的双莲公路,修建于2009年,全长11公里,路面宽4.5米,其中5.7公里贯穿山林村,是村民出行、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然而,这条“生命线”却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影响山林村产业发展的“卡脖路”。“路面原本只有4.5米,装上护栏后实际通行宽度不足4米,货车根本开不进来。”胡朝忠坦言,此前村里想发展花椒、金银花等产业,也尝试引进业主,却都因道路狭窄、大型车辆无法通行而宣告失败。
▲两台小轿车行驶在改造完成的双莲公路山林段。记者 魏源森 摄
最让胡朝忠遗憾的是2022年那次机遇。当时,村里主动对接涪陵榨菜,希望成为其原料基地。对方实地考察时,对山林村的土壤、水质、海拔等条件都十分认可,可最后还是因大型货车进不了村,无奈放弃合作。
“路不通,再好的资源也变不成财富。”那次碰壁后,拓宽双莲公路山林段,成了山林村两委和村民心中最期盼的事。村里一边继续寻找合适的产业项目,一边多方奔走争取公路改造支持。
转机出现在2024年底。区慈善会了解到山林村的困境后,从“一村一梦”公益项目中划拨18.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双莲公路山林段改造,不足部分由村里自筹。资金到位后,改造工程迅速推进。5.7公里的路段上,37处会车道相继建成,60余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民的夜行路。道路宽了,照明亮了,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的安全隐患,更打通了村里产业发展的“关卡”。
如今,山林村的产业发展迎来了“春天”。种兔养殖产业稳步推进,110亩中药种植基地顺利投产,500亩油桐产业即将落地,竹笋产业也已纳入未来发展规划。“以前是‘守着好资源发愁’,现在路通了,我们发展产业的底气足得很!”胡朝忠眼中满是期待。
山林村的变化,是“一村一梦”公益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项目聚焦村(社区)发展需求,累计帮助全区381个村(社区)实现产业梦、致富梦、生态梦、宜居梦、人才梦,筹募资金超2.1亿元,让公益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引导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向民生聚焦,把‘一村一梦’的温暖送到更多村民身边,让慈善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区慈善会工作人员陈宸说。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 | “一村一梦”项目打通乡村振兴“动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