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30天。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
2025年“三伏”日历
初伏
7月20日至7月29日
中伏
7月30日至8月8日
末伏
8月9日至8月18日
今年三伏为何 30 天?
三伏天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三伏天”的推算,依据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
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初伏和末伏的时长便固定为10天,中伏则在10天或20天之间波动,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有30天和40天之分。
2025 年三伏天日历 来源:@人民日报
虽说今年较 “长三伏” 少了10天
但炎炎烈日下
暑热的威力可一点不会打折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在我国的南北方
“三伏天”体感明显不同
●北方内陆受大陆性气候影响,三伏天以“高温干燥”为主;
●南方沿海地区多受季风影响,三伏天呈现“湿热交蒸”特征;
●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区海拔较高,三伏天气温显著低于同纬度地区。
三伏天 ● 歇后语
“三伏天”到底有多炎热
民间流传着不少歇后语
不仅有趣
也说出了三伏天真是热火得很呐!
三伏天穿皮袄——乱套了
三伏天的爆竹——一碰就炸
三伏天的冰雹——来者不善
三伏天的冰棍——个个喜爱
三伏天的冰块——见不得阳光
三伏天的隔夜饭——臭货
三伏天的狗——上气不接下气
三伏天孵小鸡——坏蛋多
三伏天的庄稼——一天变个样
三伏天喝冰水——正中下怀
三伏天喝凉茶——正是时候
三伏天烧炉子——真够热火
三伏天絮棉袄——闲时预备忙时用
三伏天的电扇——忙得团团转
持续高温天气
可能出现“情绪中暑”
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
应戒躁戒怒、遇事学会冷处理
不妨看看这些有趣的歇后语
听听有趣的段子
轻松愉快之余
紧张的情绪自然也就化解了
三伏天 ● 食俗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饺子有“元宝藏福”的寓意,因为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
入伏第一天,广州地区要吃汤面。江西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只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三伏天 ● 养生
“三伏天”潮湿闷热 易引发疲惫、食欲不振甚至中暑
舒适度夏
合理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关键
三伏天刚启幕炎热是一场漫长的耐力考验
有人说
冰箱以外都是远方
空调之外都是他乡
出门齐刘海回来条形码
没准还能免费拉个大波浪
愿生活中的小幽默
能成为燥热中的一缕清凉微风
助你安然度夏
来源:综合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科普中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