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及司法解释,点击量超过5000次的网络诽谤帖构成“情节严重”的诽谤罪,被害人可依法提起刑事自诉并附带民事诉讼。主要法律依据及操作要点如下:
---
### 一、**刑事自诉的法律依据**
1.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刑法》第246条)**
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该罪原则上属于**自诉案件**(需被害人自行起诉),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或国家利益的除外。
2. **“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两高司法解释)**
根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即属“情节严重”:
- **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5000次**,或被转发≥500次;
- 造成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再犯。
3. **自诉的合法性依据**
被害人可直接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无需经过公安机关立案。若证据收集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调取(如平台后台数据、IP地址等)。
---
###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1.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并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1条,被害人因诽谤遭受物质损失或精神损害的,可在刑事自诉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 **民事赔偿范围**
- **停止侵害**:删除诽谤信息、封禁账号;
- **消除影响**:在发布平台公开道歉、澄清事实;
- **赔偿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如业务合同终止、医疗费用)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因名誉受损导致的精神痛苦)。
---
### 刑事自诉与附带民事诉讼要点对比
| **法律程序** | **启动条件** | **法律依据** | **处理结果** |
|------------|------------|------------|------------|
| **刑事自诉** | 点击量≥5000次或造成严重后果 | 《刑法》第246条、两高司法解释 | 刑事处罚(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 |
| **附带民事诉讼** | 因诽谤行为遭受物质或精神损失 | 《刑事诉讼法》第101条 | 赔偿损失、公开道歉、消除影响等 |
---
### 三、**起诉流程与证据要求**
1. **关键证据的固定**
- **诽谤内容证据**:截图、录屏保存帖文内容、发布时间、发布账号;
- **传播量证据**:公证点击量/转发量数据(平台后台记录或第三方存证平台);
- **损害后果证据**:医疗记录(精神诊断)、收入损失证明、社会评价降低的证人证言。
2. **诉讼程序步骤**
① **撰写自诉状**:列明被告人信息、诽谤事实、证据清单及诉讼请求(刑事+民事);
② **提交法院**:向**被告人住所地**或**侵权行为地**(如网络接入地、信息发布平台所在地)法院起诉;
③ **庭审与判决**:法院审查后开庭审理,重点围绕“虚假事实”“主观故意”“情节严重”三要件举证。
---
---
### **实践操作指引**
1. **立即行动**:发现诽谤帖后第一时间公证证据,避免篡改或删除;
2. **平台联动**:要求抖音、微博等平台删除内容并提供发布者信息(《民法典》第1195条);
3. **专业协助**:复杂案件建议委托律师调取证据,必要时申请法院协助取证;
4. **综合维权**:刑事自诉与民事赔偿同步主张,最大化恢复名誉并弥补损失。
> 法律旨在保护公民免受不实言论的侵害,点击量5000次的门槛为网络诽谤划定了清晰的刑事边界。及时固定证据并依法维权,既可惩治造谣者,也是净化网络空间的必要行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