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雨夜喝茶聊天,聊到现在学历现象,重点本科卷到流水线打螺丝,硕博所谓的上岸也是相对而已,这就是古话中的:人人如龙年代。
对比80年代到本世纪初:80、90年代小学甚至纯文盲除了种地胜任打螺丝,高中生可以入管理层,大专以上那是高级人才。那个时代有个特殊的铁饭碗中专阶段,出来就正式编制还是抢手货,热度比现在硕博都高。
进入本世纪初,即1999年国家第一次高校大规模扩招后,大学就业不再包分配,实行市场化。逐渐开始学历替换。即初、高中、中职是打螺丝主力慢慢参杂部分高职和大专,管理层以本科为主,大专开始在管理层淘汰,研究生饭碗仍然还铁,绝大部分毕业还在体制内,市场上较少。
现阶段就是所谓 “硕博遍地走,本科多如狗”。如:很多国内行业知名企业的普通员工就本科起步,医院行业没上个硕博,连做个普通医生的资格都没有,核研究博士考城管,海归应聘小职员等比比皆是;茅台、习酒酒厂里铲酒糟的下力工人都是重点本科起,除了笔试面试外,还考体能测试,男女一样。
综上结合,全球经济繁荣时,工作岗位相对充足,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萎缩时大量企业倒闭,岗位减少,竞争更明显,为了活下去,只能放下身段下沉形成学历替换现象,如同小说或游戏里的洗经伐髓一样,血液肉体骨骼五脏六腑从里到外换新。当然,我个人是不唯学历论的,学历只代表受教育程度,不完全与能力划等号。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英雄,时势造英雄。90年代、本世纪初到沿海一带打工的初中普通打工妹打工仔当老板的就是例子。
什么是俊杰,识时务者为俊杰,就是审时度势正确定位自己规划确定任务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