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标题: 闲聊之20年后故乡无恋亦无愁 [打印本页]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6-28 17:26
标题: 闲聊之20年后故乡无恋亦无愁
20年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也就4届,根据目前发展形势可预见短时间内暂时无法改变农村缺人的状况。
目前留守老人50后步入70,60后已进入60,在农村出生的70、80、90三代部分已经完成城里房子上岸,部分仍在漩涡中挣扎;其中以90后开始为界,基本没碰过传统农业,90后成年在10年左右,几乎没有在家种地为生的,农村出生的80后,耕地种田插秧打谷担粪挖土多少还是会点,真正流行起来打工大量人口外出应该在2000左右,虽然九十年代就有,但没有那么大体量整家整家的抛荒外出打工。
20年后,80后开始退休,70后进入老年多病期,00后和10后成为社会新生代主力,农村的乡恋最多只存在80、90后的怀念,00后10后大多仅管拥有农村户口,但基本都是80后在外打工期间或城市化过程中出生,对农村老家已经没啥印象,现在大部分00后可能连农村的菜都认不完,更不说庄稼了。
20年后,农村保守点80%的土地荒芜,真正的大路无人走,可能十里无人烟,百里不闻鸡犬声(这句可能有点夸张)。如果没80、90后带路,00后10后连自己老祖宗的坟都找不到,完全有可能。
20年后因为没人种地,日常生活基本粮食都依赖市场供应,蔬菜有人包地规模种植,粮食不会有人包地种的,綦江地处山区,再整合也无法达到平原地区那样全机械化种地,成本收益不成比例,就算按现在最理想的土地流转出去,承包者也只是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特种作物,也不会种主粮。
20年后城市更加繁荣同时城市病也更加突出,农村没人了,城市工业如果出现产值剩余,已经没有大农村托底了。现在外部不行走内部,消化不了动不动搞下乡,利用基数庞大的农村消化。农村消失后,后果很严重。
现在乡镇的中心小学生源已经告急,6年后波及乡镇的初中,9年后波及乡镇高中,12年后大中院校会大量合并削减,教师行业内卷更残酷,城市养老医疗需求巨大。经济不景气时一定有人住高楼里天天稀饭咸菜过日子,只愿80后之前的老人身体健康,有人会说国家福利托底,高福利就意味着高税收,没税收哪来的高福利。


作者: sanyue    时间: 2023-6-28 17:27

作者: 綦哒哒    时间: 2023-6-28 17:31
分析的条条是理
作者: 爱吃嘎嘎的胖虎    时间: 2023-6-28 17:58
我说你呀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操着总书记的心,老夫以为正好相反经济不景气农产品价格上升会倒逼返乡,还有就是打工搞到捉的也会回去修房子光宗耀祖,城里的有钱人会住农村,粮食的多元化会更多地依赖进口,东南亚国家会成为我们新的直名地,饿不到肚子的个
作者: w9085    时间: 2023-6-28 18:25
有道理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6-28 18:32
爱吃嘎嘎的胖虎 发表于 2023-6-28 17:58
我说你呀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操着总书记的心,老夫以为正好相反经济不景气农产品价格上升会倒逼返乡,还有就 ...

农产品永远不会高价,那是基本生活保障,现在一瓶水都抵两斤粮食,越不景气越没人回农村,就是普通百姓一家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都够买一年种地的粮食。有钱人住农村只是休闲不会去真正的种地;东南亚排华很严重,祖国强大时忍气吞声,华人在南亚建国的都不少,连李光耀都是参照以前的兰芳国制度建立的新加坡。动荡时复仇屠杀华人,从明代到2000年一直不断,最近九几年那次查查吧,真实规模比官方的大得多,当时祖国都没办法,原因很复杂。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6-28 18:59
爱吃嘎嘎的胖虎 发表于 2023-06-28 17:58
我说你呀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操着总书记的心,老夫以为正好相反经济不景气农产品价格上升会倒逼返乡,还有就是打工搞到捉的也会回去修房子光宗耀祖,城里的有钱人会住农村,粮食的多元化会更多地依赖进口,东南亚国家会成为我们新的直名地,饿不到肚子的个

农产品是生活必须品,不能出现高价,现在一瓶水都能换两斤粮;有钱人住农村是休闲不是会去犁田;南亚排华很严重,祖国强大时华人建国的都很多,动荡时被大屠杀。兰芳国那么先进的制度,李光耀就是仿他建的新加坡。九几年印尼那事祖国都没办法
作者: 綦齿大蠕    时间: 2023-6-28 19:05
高福利只是给那些公雾元的,普通的职工就别想的,现在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那些退休的工资一万多,七八千怎么来的,一般的退休职工看看有几个有,资本的事场,以后下层只会更惨,并不像上面说的越来越好
作者: 喷不平    时间: 2023-6-28 19:29
想的太多了,中国人的饭碗还是要端在自己手里,18亿亩耕地,要的是劳动力来种植,现在本来就是产能过剩,要不到两年,现在低保政策收紧,很多人失业,农村土地很多都翻挖出来了,这是跟没有技术没有学业没有收入来源的人准备的,不发生战争还好,一旦发生战争,很多人都要跑回农村种地,填饱肚皮。
作者: 喷不平    时间: 2023-6-28 19:38
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06-28 18:32
农产品永远不会高价,那是基本生活保障,现在一瓶水都抵两斤粮食,越不景气越没人回农村,就是普通百姓一家人打工一个月的工资都够买一年种地的粮食。有钱人住农村只是休闲不会去真正的种地;东南亚排华很严重,祖国强大时忍气吞声,华人在南亚建国的都不少,连李光耀都是参照以前的兰芳国制度建立的新加坡。动荡时复仇屠杀华人,从明代到2000年一直不断,最近九几年那次查查吧,真实规模比官方的大得多,当时祖国都没办法,原因很复杂。

现在不同了哈,非洲、乌克兰撤侨,都是派专机,现在搞种族屠杀,是不可能的,除非世界大战,中国无暇顾及。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6-28 19:57
喷不平 发表于 2023-6-28 19:38
现在不同了哈,非洲、乌克兰撤侨,都是派专机,现在搞种族屠杀,是不可能的,除非世界大战,中国无暇顾及 ...

所以才是祖国强大时土著忍气吞声,动荡时都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管外面。后汉的西域民国外蒙无一不是

作者: 喷不平    时间: 2023-6-28 22:40
回龙谷主 发表于 2023-06-28 19:57
所以才是祖国强大时土著忍气吞声,动荡时都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管外面。后汉的西域民国外蒙无一不是

历史告诉我们,要团结,一致对外,哪有不能战胜不了的敌人。

作者: 打滚匠    时间: 2023-6-28 2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迷离灵魂    时间: 2023-6-28 22:48
管他那些哦,城里面呆不下去就回农村种点地饿不死就行了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6-28 23:27
喷不平 发表于 2023-06-28 22:40
历史告诉我们,要团结,一致对外,哪有不能战胜不了的敌人。

往往一家人都不齐心何况,那些是开朝时的。算了这上面不扯远了
作者: 让心飞扬    时间: 2023-6-29 05:17
迷离灵魂 发表于 2023-06-28 22:48
管他那些哦,城里面呆不下去就回农村种点地饿不死就行了

想回农村都回不去了,土地被征了,老一辈的慢慢去了,一起长大的搬走了,散了,自己都不知道属于哪个地方的人了。
作者: Xx?    时间: 2023-6-29 05:47
不对不对,城里只是过程,农村才是终点,且看乡下房子家家好
作者: 一阵风1    时间: 2023-6-29 06:18
确实是这样啊
作者: 4608    时间: 2023-6-29 06:18
喷不平 发表于 2023-06-28 22:40
历史告诉我们,要团结,一致对外,哪有不能战胜不了的敌人。

娃子,记住了,我们最大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只会来自自身内部!
作者: 樱花树下的月光    时间: 2023-6-29 06:45
。。。
作者: 迷离灵魂    时间: 2023-6-29 07:03
让心飞扬 发表于 2023-06-29 05:17
想回农村都回不去了,土地被征了,老一辈的慢慢去了,一起长大的搬走了,散了,自己都不知道属于哪个地方的人了。

我们山上还好,房地都在,老家邻居也多,每周都回去一下。
作者: 瓜子花生枇杷酒    时间: 2023-6-29 09:00
现在老家就没人了哟,不用等20年后。不过目前就业机会减少,房子也卖得差不多了,农 村 人的腰包也基本掏干了,其拉动内需的价值大不如前了,大概率会倒逼农 村 人回农村,比如第一步取消种粮补贴,第二步对让田地荒芜的人家征收费用,第三步会回收荒芜土地。。。。。,对农  民来讲不回吧城里没收入还会失去土地,回吧又只能保证不饿肚子,但对挣府而言,你不回正好让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它不出钱还倒卖钱你回就有人种庄稼,永远都是赢。至于你考虑的会不会种别个可能根本不得考虑。
作者: 回龙谷主    时间: 2023-6-29 09:17
瓜子花生枇杷酒 发表于 2023-06-29 09:00
现在老家就没人了哟,不用等20年后。不过目前就业机会减少,房子也卖得差不多了,农 村 人的腰包也基本掏干了,其拉动内需的价值大不如前了,大概率会倒逼农 村 人回农村,比如第一步取消种粮补贴,第二步对让田地荒芜的人家征收费用,第三步会回收荒芜土地。。。。。,对农  民来讲不回吧城里没收入还会失去土地,回吧又只能保证不饿肚子,但对挣府而言,你不回正好让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它不出钱还倒卖钱你回就有人种庄稼,永远都是赢。至于你考虑的会不会种别个可能根本不得考虑。

大量进城农村空,若大量逼回农村城市空,人就那点




欢迎光临 綦江在线 (https://www.qj0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