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方,陈修园谓之时俗通用之方,乃宋以后通用方剂,经方,宋以前中医经典方剂,主要以伤寒杂病论上方剂为主。
先引教科书叙述流行感冒症状:高热,寒战,无汗,呈流行态势,脉浮数,舌红
时方以瘟疫论方剂,清热解毒凉血为用,简而言之,就是把热给你清掉,
经方则不然,首先辩有无恶寒恶风,有,则表明有寒在表,再辩有汗无汗,辩口渴与否,辩大小便,辩脉象浮沉代表病位在里在表,均以温药取汗为主,诸如麻黄汤,桂枝汤,大小青龙,葛根汤;
新冠期间,恶寒、发热、身疼,典型症状均以温药服之,一天退烧的不乏其数,清热解毒为主的反复发烧或引发宿疾者不善枚举,
究其缘由,非时方不济,实则辩证思路大相径庭,热者寒之,是中医治法,是用药之偏纠正人体之偏,但这里的热是由寒束表而致,相当于一层冰包裹住一个火源,热得不到散发就找地方出去,所以上攻头窍找出路,此时当去表面的冰,其热自然像正常人一样能透发出来而不作乱,若此时反用寒药泄其火热,正使得表面的冰乘虚而入,变生它病。
舍脉从症和舍症从脉
此为大误
舍脉即脉象和症状不一致时忽略脉象,以症状下药,舍症亦是同理,
比如少阴病之恶寒发热,有恶寒发热,当为浮脉,但却显示沉脉,表示里病,很明显的脉象和症状不一致,实际就是本为寒性体质,又复受寒,寒性体质即正气不足,抵抗能力减弱,脉象自然无力鼓动,此时当扶阳解表,若这个时候舍脉象忽略正气不足的体质,自然辛散药伤阳的副作用会越来越明显,反而越来越严重,若舍症状,单纯扶阳,自然闭门留寇,
所谓独处藏奸,就是在不正常的地方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地方,此处脉象沉是不正常的地方,所以这里才是解决问题的地方,脉和症,一个都不能舍,都是在给我们提示,为临证用药提供的依据,万不可视而不见,写下这些杂乱的个人感悟算是告诫自己,生活处处即医理,细心观察,终能有悟。
不喜者绕行,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