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青菜头丰收了 村民腰包也鼓了 人勤春来早 在三角镇红岩村的青菜基地里 人头攒动、运输车来来往往 村民正忙着搬运青菜头 一片忙碌景象
来自涪陵的张永余是青菜基地的业主,也是全镇青菜的收购商,他告诉记者,去年是基地第一年试种,效果还可以,收成也不错。基地从正月初六开始抢收,一直忙到现在。 ▲村民搬运青菜头。记者 黎梨 摄
据了解,青菜头是榨菜的原材料,产量高、生长周期较短,能够弥补入冬后土地闲置的空白期。每年一、二月份,是青菜头收割的最佳时间。
“老瀛山气候温凉湿润,土地肥沃,很适合榨菜生长,种植出来的青菜头品质好。”张永余表示,青菜头全部运往涪陵做乌江品牌榨菜,大约还有一个礼拜就全部收割完了。 ▲村民搬运青菜头。记者 黎梨 摄
据了解,三角镇采取集体经济+业主+农户的模式发展青菜产业,并引进市场主体投资发展青菜头深加工,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红岩村村民刘德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里面转出有3亩多地,一个月土地费能获得600多块。在基地打工,每天有65块钱,一个月来说有两千块钱左右。在收割季节上每天都有活儿,一年下来最少也有5、6千块钱的收入。 ▲青菜头运输装车。记者 黎梨 摄
据介绍,2021年以来,三角镇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发展大大小小15家业主,种植2000余亩青菜。三角镇农业服中心主任陈亮说:“以现有种植情况来看,全镇能产出青菜4000余吨,收入350万元左右,同时带动600余人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