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7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石坪村的“金疙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1-8-26 13:15: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石坪村:一棵梨树富了一方乡亲



游客在梨花山赏美景    记者 王京华 摄



果农、工人和志愿者为梨树压枝定型    记者 陈星宇 摄



果农在基地搬运刚采摘好的梨子



梨子成熟,果农在基地摘梨

烈日当空,在永新镇石坪村梨园,黄澄澄的梨子压弯枝头,梨农背着背篓在林间来回穿梭,采摘成熟的梨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以前,因为植被稀少,水源缺乏、土地贫瘠,石坪村人均耕地不到2亩,人均年收入不到5000元。


后来,石坪村因地制宜发展梨产业,渐渐的,果商来了,游客来了,石坪人的腰包也鼓起来了,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靠着发展梨子产业,石坪村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发展产业 黄花梨成“金疙瘩”


早上6点,关贵林按时来到石坪村梨子分拣场,忙着筛选梨子、装箱发货。关贵林是石坪村电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眼下正值梨子采摘季,他和同事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碌,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石坪村从1995年开始试点种植梨树。几经发展,现在黄花梨已经成了该村的“金果子”。全村耕地2730亩,梨子有3500亩,人均约3亩梨树。


近年来,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梨子产业更好发展,石坪村按照“党建+集体+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凤凰梨子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梨树、销售梨子,还注册了“石嘴坪凤凰梨”商标,将全村的黄花梨统一进行品牌包装宣传。


在产业发展上,村集体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接管部分农户家的梨树,每亩梨地流转费一年800元,期间不用付出任何成本。托管梨地的农户,可获得“土地保底分红+优先劳务收入”;直接参与村集体种植经营的,还可获得“技术服务+种植收入+入股分红”。


“我把20多亩梨地都流转给村集体,每年流转费有2万多元。”村民张远朋是第一批把梨地流转给村集体的人,现在他还在村集体公司打工。“我在家门口管护梨树,每年又多了1万多元的收入。”


今年,石坪村梨子喜获丰收,产量约300万斤。“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线上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售卖,销往全国各地;线下主要进驻重庆、綦江多家商超售卖。”关贵林说。


“我们将梨子划分为4—6两、6两以上两个等级,通过礼盒装和散装销售,礼盒每天能销一百余件,散装的每天销售3000余斤。”关贵林介绍,目前梨子已经销了80%,销售额200余万元。


一般来说,4两以上的梨子才能进入市场,轻于4两的,在以前要么贱卖,要么扔掉。但今年不一样,石坪村建起了梨膏糖厂, 4两以下的梨也可以利用起来创造收益。“还卖半个月,剩下的梨我们会做成梨膏,继续销售。”永新镇石坪村党总支书记杨泽说。


如今,小小黄花梨,已经成为石坪村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农旅融合 绚烂梨花引客来


阳春三月,花开正艳,石坪村漫山遍野披上了银装。一座座村居小院掩映在千亩梨花中,游人如织。游客们在梨树林里谈笑风生,野营露宿,在农家乐里品尝美食、感受农家风情。


梨花是石坪村发展梨子产业的一个意外收获。杨泽说:“在最初的产业规划中,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梨树还可以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还带动了村上的旅游发展。”


2001年,石坪村筹办了首届凤凰山梨花节,吸引了35000多人次来到梨花山观梨花、品美食。游客的到来,不仅带动了当地土特产的销售,还打响了石坪村梨子的名气。


自那以后,几乎每年3月,持续一个月之久的永新梨花节都会如期与游客相约,吸引数十万游客前往踏青游玩,梨花山景区也因梨花节逐渐盛名远扬。


随着石坪村乡村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石坪村先后实施了公路升级改造工程,将全长11.5公里路全部铺设成了炒油路,将石灰沟—尹登鳌和路缘山庄—凤凰农庄路段路面拓宽至6米。


同时,立足美丽乡村建设,石坪村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修建沼气池,完善观光平台建设,建成了一批观光亭、休闲亭、公厕和赏花步道,景区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给游客创造了更为休闲的环境。


得益于丰富的旅游资源,石坪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示范村”“全国优质黄花梨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重庆市第一批特色景观旅游明村”“重庆春季十大赏花景点”“重庆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市级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为了加快推动旅游配套发展,石坪村新发展400亩茶叶、50亩金丝皇菊,进一步丰富产业业态,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该村还探索出在梨树下种茶树、茶树下养鸡养蜂的新型综合发展道路,进一步做深做细农业立体化,在梨树茶树下养鸡,利用树上的虫喂鸡,鸡也成了生态产品。


“如果村民只种梨树,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但发展集梨、茶、鸡、蜂于一体的种植养殖业,亩产值能增加1倍以上。”杨泽说。

石坪村村民刘永霞十分支持“梨、茶、鸡、蜂”种养模式,“我在梨树下套种茶树,还在园子里养了500多只鸡,每年可以增收近6万元。”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梨子产业品牌化发展,不断增加产业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杨泽说,未来,石坪村将以乡村旅游品质化、人居环境宜居化、乡村治理有效化、农民生活富裕化为目标,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 张静 吴明鸽 高梦 实习生 陈瑜焯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1-08/26/content_4534221.htm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1-8-26 13:17: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1-8-26 13:19:3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1-8-26 13:35:26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一棵梨树富没有富一方乡亲我不晓得,但是老丈人家里卖梨的今天确实累
5楼

发表于 2021-8-27 08:05:2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原来的梨花山
6楼
发表于 2021-8-27 08:3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7楼
发表于 2021-8-27 08:3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8楼
发表于 2021-8-27 08:3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9楼

发表于 2021-8-27 08:43:5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10楼

发表于 2021-8-27 10:04:56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已经城慌山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10 17:40 , Processed in 0.118304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