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袁隆平】 追忆他与綦江的那些不解之缘
5月24日上午
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
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举行
袁老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
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国旗
明阳山下
人们手捧鲜花排起长队
赶来送袁老最后一程
有人说
从此春种秋收均与怀念有关
有人说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袁老
有人称他“国士无双”
造福人类……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明阳厅外,摆满了悼念的鲜花
人们在不同地方以不同方式
深切缅怀、深情送别这位
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
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的农业科学家
▲横山有机稻谷基地
我区横山镇盛产发展优质稻米种植
也曾得到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支持和指导
在横山有机稻谷基地
用实际行动纪念袁隆平院士
丨种好粮谷满仓 用实际行动纪念袁隆平院士丨
▲横山有机稻谷基地
在横山镇堰坝村,农技人员正仔细查看刚移栽的秧苗长势。2016年,这里曾与袁隆平高科技团队合作,建设有机稻谷基地,发展优质水稻种植。
据了解,得益于隆平高科的技术支持,横山优质杂交稻的亩产量由过去的几百斤发展到近千斤,目前全镇共种植横山大米12000亩,单斤售价最高达到两百余元,被评为“重庆市十大好吃大米”,并顺利通过国家和欧盟“双认证”,走上了特色化、规模化、品质化的发展道路。
▲横山有机稻谷基地
“我们与隆平高科合作,引进了袁隆平院士研究的先进杂交水稻,并邀请隆平高科对我们的技术进行指导,通过他们的技术指导和品种支持,我们横山大米的质量和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轲介绍道,“如今我们全区种植近10万亩的横山大米,全部都用上了袁隆平院士研究的优质的杂交稻。”
▲横山大米
农技人员纷纷表示,不仅要向袁隆平院士致敬,还要向他学习,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给乡亲们带来最幸福的生活。
丨綦江农民版画家李成芝:这幅作品我将永远珍藏丨
除了横山大米,袁隆平与綦江农民版画也有着一段故事。
在綦江农民版画院,农民版画家李成芝也专门拿出画作《二十四节气·应时而作》的原板。她告诉记者,这幅2019年8月被重庆市政府作为礼物赠送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作品,自己将永远珍藏 。
据李成芝回忆,当时全区挑选出三十幅优秀版画作品,翻拍成照片供袁隆平先生挑选。当得知自己的作品被最终选中,李成芝十分高兴。
李成芝说,“该作品反映的是农民朋友根据二十四节气辛勤劳动,而获得稻谷的大丰收,非常契合袁老先生对中国杂交水稻的期望,就是让水稻增产,让大家吃饱,我觉得我这个作品就是为袁老先生创作的”。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袁隆平老先生走了,但留给世界的,是身后的稻菽香、粮满仓。这段时间,李成芝也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新的作品。她说,我们对袁隆平先生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自己也会紧握手中的画笔,向袁老学习,用一生耕耘,换一生收获。
来源:大美綦江、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https://h5.cqliving.com/info/det AIl/32483420.html?cid=32483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