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高温
建议多穿红色衣服防晒
温馨提醒: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个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段出门;出门记得携带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装备。
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别等口渴了才想起补水,还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室内空调温度也别调得太低,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让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穿衣小贴士
夏天防晒选择合适的衣服也可遮挡紫外线,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穿白色的衣服最能防晒,事实却恰恰相反,红色衣服防晒效果最佳,黑色、藏青色仅次之。
深色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浅色衣物虽然受到的热辐射相对较少,确实会比较凉快,但它对紫外线没什么太大作用,不适合长时间暴露在骄阳下,容易晒伤。
夏日里经常选用的棉质衣服,虽然穿着舒适,但在防紫外线方面则略逊一筹,不过因棉质衣服,在吸汗、舒适度方面存在优势,因此仍是夏季很多人的首选,宽松的衣服也比贴身的防晒效果好。
此外,大家防晒时会穿长袖,甚至用面纱、口罩遮挡脸部,但却忽略了头部,让整个头皮暴露外晒。医生提醒,头皮娇嫩,也要注意防晒。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南京市皮肤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张扬表示,软防晒主要是用头皮防晒的喷雾,不足就是每用一次都要洗头。硬防晒还是常规说的戴帽子打伞,还有穿带帽的防晒衣。
天气炎热
提醒大家小心中暑
热射病发病快
从头晕到昏迷可能只需10分钟!
而且死亡率超过50%
50周岁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甚至达到70%~80%
因此要牢记热射病防治
“8-4-6黄金法则”
" 8 "
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
- 做好热适应
- 不带病进行高温作业
- 做好工作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
- 及时补水补盐
- 备好防暑监测三宝:温湿度计、体温计、指氧监测仪
- 备齐降温设备及药品
- 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 关注重点人群(体温调节能力欠佳的高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既往体弱者)
" 4 "
热射病预警4个信号
热射病VS普通中暑,千万别搞错!
注意: 老人、儿童、肥胖者、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运动员、密闭空间劳动者(如厨房、车间)都是超高危人群!
【记忆口诀】
皮肤发烫快报警,手脚发飘马上停
说胡话时要警惕,呕吐抽搐鬼门近
" 6 "
热射病救治6步法
移
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
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
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
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
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
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温馨提示
室内中暑也需警惕!
高温天气下,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环境同样容易引发中暑。
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对温度变化感知迟缓,且常因怕浪费电不开空调,住在通风不良的老房子中,中暑风险更高。
建议老人等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也要注意降温,可适当开空调(温度调至26℃左右)或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凉爽舒适,避免中暑。
来源:重庆天气、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网、中 央气象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