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二维码发给我老婆也是扫脸签字就可以授权了吗?不需要再专门跑到窗口去,确实节约了不少时间!” 居住在綦江区永新镇的邹开友按照“重庆救助通”一步步提示,在上门指导的工作人员协助下,成功提交了线上签署了授权核查书,其远在重庆沙坪坝区和安徽的儿子和女儿也通过扫描二维码成功进行了远程核查授权。“以往还要子女回来才能办理的线下授权,现在一部手机就搞定了,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低保救助申请!”老邹看向了窗外,四月的花儿开得正盛,明晃晃的颜色跳进眼睛里,对生活又有了新的期待。
“重庆救助通”微信小程序4月1日起在綦江上线,困难群众可通过登录进行低保、特困、住房等社会救助的线上申办。项目实施以来,我区已通过“重庆救助通”受理社会救助申请329件,其中低保153件,特困37件,临时救助108件,低保边缘家庭31件,实现了社会救助申请的“零跑腿”“指尖办”,大幅提升了我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服务水平。
社会救助申办更加便捷化。困难群众通过“救助通”足不出户即可申请社会救助,对出行不便、交通不畅、远在外地的困难群众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申请和办理救助事项不再受时间、地域和身体健康等情况限制,真正实现了救助事项的“掌上办”“指尖办”。
社会救助效率提升50%。“救助通”将社会救助由原传统的线下办理模式转为线上办理模式后,救助待遇资格认证、核对授权书检验、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通知申请家庭救助办理进度、申请救助公示、出具社会救助证明、超标提醒、资料收集等方面基本实现了线上全程办理和系统自动完成,大幅减少了人工审核成本,区民政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将我区社会救助办理时间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个工作日,效率提升了50%。
社会救助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区民政局积极探索“重庆救助通”本地化,对接了市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和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业务系统,联系住房、慈善等救助力量,优化救助功能模块,将各级、各方、各类困难群众信息融汇到一处,各部门信息共享、数据互认,业务申请数据、过程办理数据、结果处理数据跨层级跨平台流转,实现社会救助数字化、智能化。
来源:綦江区民政局救助科:蔡青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