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27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永城镇中华村改造的好漂亮!艺术范十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2-6-27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描绘“生活美”,助推“生产美”,还原“生态美”,“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实施两年——乡村振兴,透出浓浓的艺术范

綦江永城镇中华村人居环境彩绘院落。何赛格 摄\视觉重庆


重庆日报消息,昔日闲置的古村落,通过活化改造,焕发新生机,成为市民慕名争相打卡的“新网红”景点;老院坝有了充满非遗元素的彩绘墙点缀,美观大方,游人纷至沓来……


自2020年7月起,市委宣传部、市教委牵头启动全市乡村文化振兴第一批“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推动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10所在渝高校与全市21个镇村结对子,共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如今,在渝北区、綦江区、巴南区等地,结对的高校师生与当地居民一起,用艺术描绘乡村“生活美”、助推“生产美”、还原“生态美”,实现了艺术与乡村人居环境美化、农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保护等的深度融合。乡村振兴,透出浓浓的艺术范。


“文化+艺术”,特色乡村游火起来

“之前在家种地,那就是单纯的种地而已,每年挣的钱只够全家人基本生活,没想到现在还能吃上丰盛的旅游饭。”6月12日上午,在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9社古村落——礼朝屋基,经营着“李氏农家”餐馆的村民李群,谈起村里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很是感慨。


2018年,兴隆镇对礼朝屋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大大提升了村落的基础设施水准。可环境好了,“礼朝屋基”这张名片,依然没有打响。


2020年,通过“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兴隆镇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与乡村研究院建立起了校地合作关系。


“乡村振兴,既要塑型,更要铸魂。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礼朝屋基蕴藏着亲和、勤劳、乐观、好客的‘礼文化’资源。”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称,川美师生挖掘礼朝屋基“客前礼先,家训流传”“手礼相让,家训久长”“孝礼高堂,家训不忘”等历史文化积淀,将整理出的优秀家训家规等用艺术的形式或悬挂或镶嵌在农家外墙上,积极营造“礼文化”氛围。


此外,四川美术学院师生们还在村里打造了纤维艺术馆、造型艺术馆、新媒体艺术馆三个村居艺术馆,提升牛皇村礼朝屋基的文化品质。

“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到我们这里来耍,节假日的时候忙都忙不过来,旺季的时候月收入有二三万元,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看着店里络绎不绝的游客,李群心里乐开了花。


据悉,牛皇村集体经济组织还将闲置的农房租过来,交给外来企业办起了民宿。此举除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出租房屋村民一年可获得1万多元的租金收益外,即便是为民宿提供餐食和保洁服务的农户,月收入也有五六千元。


艺术扮靓村容村貌,改变了小山村的精神气质

一幢幢民宿掩映在青山绿水间;微风吹拂下,村中心的锦鲤池里,涟漪轻泛;村民房屋外墙上,到处可见根据永城吹打曲牌名作创作的彩绘,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宜居宜游的新农村面貌,让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成了网红打卡点。


中华村的村居设计、墙体绘画等,出自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生之手。2020年7月,重师美术学院结对帮扶中华村,后者村容村貌的“改头换面”之路从此开启。


重师美术学院院长黄作林说,綦江已有1400多年的州县建制史,是“中国农民版画之乡”,也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为将这些文化内涵表达出来,重师美术学院师生经过调研和论证,决定以永城吹打、农民版画等作为创作设计灵感源泉,在中华村打造中华村人居环境彩绘院落、心连心院落、重庆首个乡村美术馆等项目。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村里曾经的烂沼泽地,成了今天的“田园时光”游客打卡地;民房有了彩绘的点缀和整体环境的设计改造,成为“最美庭院”……


艺术扮靓了村容村貌,改变了这座小山村的精神气质。如今,中华村已跻身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行列。


黄作林说,下一步,重师美术学院将根据当地的柑橘、锦鲤、羽蛋鸡等产业,创作文创产品,助推当地农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主导产业,借助艺术拓展延伸产业链

“向上、向善、向美”“百善孝为先”“尊老爱幼,孝顺勤俭;待人真诚,为人谦虚”……如今,走进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道路两边的艺术外墙上,中国传统孝文化、家训家规等举目可见。


2020年,二圣镇集体村通过“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与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开始借助高校的力量走上挖掘整理当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打造特色艺术乡村品牌之路。


“打造乡村品牌不是无中生有。”重庆交大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杜涛介绍,围绕集体村的主导产业之一——梨产业,学院师生团队以“梨”元素为核心,创作了“梨啾啾”IP形象,赋予二圣梨鲜活灵动的造型,推动二圣梨的对外品牌推广。同时,以梨花等元素,创作了抱枕、环保手提袋等文创衍生品,拓展延伸梨产业的产业链。


“入驻乡村,也为我们的艺术工作带来很多灵感。”杜涛说,“我们还提出在集体村建设‘一碗乡情’艺术馆,展示乡情文化,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据了解,首批参与“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的10所高校,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3个镇村绘制了超过1万平方米的乡村艺术外墙,设计出了礼盒、T恤、手袋等15个系列的文化旅游产品;规划设计了“柠檬公社”文创、“艺术集市”景观提升等17个乡村艺术项目,以及“荷塘游赏”农庄驳岸、四季瓜果艺术长廊、“二十四孝”文化艺术长廊等5个乡村艺术长廊,有效地助推了当地的乡村建设。


据悉,我市第二批“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将推动高校再结对10个镇村,用艺术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来源:重庆日报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2-6-27 09:46: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2-6-27 11:25:4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还是农村安逸些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2-6-27 17:36:3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5楼

发表于 2022-6-27 17:51:0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怎么不来把我们村也美化了
6楼

发表于 2022-6-27 20:02:1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7楼

发表于 2022-6-27 20:02:34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8楼

发表于 2022-6-27 20:03:06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9楼
发表于 2022-6-28 00:25: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10楼

2

发表于 2022-6-28 07:38:3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穷了一个镇,成就一个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5-8 23:29 , Processed in 0.13167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