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车陪练
发表于 2025-7-7 08:51:38
都有个阶段和过程
血盟
发表于 2025-7-7 08:52:21
你家孩子的情况,是青春期阶段极具代表性的“成长痛”。13~14岁正处于大脑重组、自我意识爆发的高峰期,那些懒散、顶撞、疏离的行为背后,藏着孩子想被看见、渴望自主却又矛盾不安的心声。这些表现确实非常普遍,但你的觉察和求助,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是“坏”,而是“变”**
1. **生理与心理的冲突**
孩子大脑的情绪中枢(杏仁核)已接近成人水平,但负责自控、判断的前额叶皮层却要到25岁左右才成熟。这种发育落差导致他们**情绪先行、理性滞后**——一点小摩擦就可能引b强烈反应,而卫生习惯、学习规划等需要自控力的任务则被搁置。
- *例如*:催她洗澡,她暴怒关门,其实可能因学业挫败或社交压力而情绪淤积,卫生问题只是导火索。
2. **对“独立宣言”的误解**
顶嘴、拒绝感恩、对抗规则,往往是孩子**试探自我边界的方式**。她想证明“我能做主”,但尚未学会如何用建设性方式表达自主权。
3. **家庭互动的惯性作用**
若长期被包办(如催作业、替收拾房间),孩子会形成“被动抵抗”模式:反正有人善后,何必负责?而批评越多,她的“自我防御壳”越厚。
---
###**二、针对具体问题的应对策略**
#### **1. 懒散、拖延、不讲卫生:用“行动责任”代替唠叨催促**
- **拆解任务,启动小目标**
把“快学习”换成:“今晚先做完数学前5题,之后自由安排半小时”。从微小行动开始积累掌控感。
- *卫生习惯*:共同制定“每日清洁3件事”(如叠被、倒垃圾、洗漱),完成则打勾,每周满额兑换一次自主权(如选周末餐单)。
- **自然后果法,替代说教**
不提醒带作业,让她体会忘交被批评;不催促换校服,穿脏衣时问“需要我帮你洗还是自己处理?”。
#### **2. 不懂感恩、没礼貌:重建情感联结**
- **赋予“被需要感”**
请她帮你解决难题:“妈妈搞不定手机设置,你教教我?”或委托照顾宠物/弟弟,完成后真诚感谢:“幸亏有你,不然我真忙不过来。” 让她体验“付出-被认可”的正循环。
- **家庭感恩仪式**
每天晚饭轮流说一件感谢对方的事,哪怕细微如“谢谢爸爸留了最后一块肉给我”。重点不在于她是否参与,而是你坚持示范。
#### **3. 厌学、对抗:转换激发动机的方式**
- **将学习与“自主权”绑定**
“你可以先玩1小时,但9点前需完成作业;如果超时,明天游戏时间减半,选择权在你。” 把监督权转交给她。
- **关联兴趣与学***
若她追星,鼓励分析偶像成长路径(需查资料、写总结);喜欢动漫,引导学日语或剪辑视频。从兴趣切入知识,比直接谈课本更有效。
---
###**三、关键原则:用关系改变行为,而非用行为绑架关系**
1. **先联结,再纠偏**
冲突爆发时,**不说教,只共情**:“你摔门是因为我催烦了吧?对不起,妈妈刚才太急了。” 待她情绪平复后,再讨论解决方案。
2. **赋予“有限选择权”**
在原则框架下扩大决策空间:
- 卫生:“你想睡前洗澡还是明早洗?”
- 学习:“先背单词还是先写作文?”
- 家务:“选洗碗还是晾衣服?”
3. **重塑家庭沟通模式**
- **每日10分钟“无评判时间”**:只听不评,用“嗯,这样啊…”回应,让她安全表达;
- **每周家庭会议**:每人提一条对家庭的建议(如“希望妈妈少说‘快点’”),投票采纳。
---
###**四、需要警惕的红线信号**
以下情况需考虑专业介入:
- 自伤(如划手臂)或威胁自杀;
- 持续两周以上情绪低落、拒食/暴食、失眠;
- 偷窃、暴力等F S H行为。
---
###**给父母的自我关怀**
改变是渐进过程,**孩子反复时,不是你的失败,而是她需要更多练***。请给自己“暂停权”:当情绪濒临失控时,明确告诉她:“妈妈需要冷静下,我们20分钟后再谈。” 这不是妥协,而是理性示范。
正如心理医生吴宁所说:**青春期叛逆是破茧的必经挣扎,父母要做的是提供灯光,而非剪碎茧壳**。那些看似对立的行为里,藏着她想被信任的渴望——而你的稳定与包容,终将陪她穿越这场“成长的风暴”。
血盟
发表于 2025-7-7 08:54:54
我们当父母的也要学习青春期心理,以应对孩子,理解他们大脑的不成熟
如果孩子愿意参加夏令营,可以给他报名古剑山军事夏令营,让伙伴去影响他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707/1751849688711493_185.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https://img.qj023.com/pic/20250707/1751849688724476_352.jp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image_cGljLzIwMTkxMTA2L29zc18xNTczMDIwNTQ4Mzc4XzVfNTcwXzIyLnBuZw==,t_50,g_se,x_20,y_20
摆烂ing
发表于 2025-7-7 09:19:03
黄荆棍出好人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001.png
伴你相随
发表于 2025-7-7 09:19:18
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同一性VS角色混乱”期,也就是非常关键的自主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准备做自己。家长要平静对待,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要看到他行为背后的力量进行解构、建构、换框互动,但需要家长有充分的智慧,才能从看到问题到看到资源。
丑得想整容
发表于 2025-7-7 09:23:20
有,多的很,其实叛逆就是不听大人安排,不听按照大人方式生活而已个嘛
丑得想整容
发表于 2025-7-7 09:24:40
痛,那就对了 发表于 2025-07-07 05:38
80后90后的孩子为啥没有叛逆期
因为8090的家长关注点很少在孩子身上啊,特别是80后,关注点都在做庄稼咯,孩子还要一起做,哪有时间叛逆
痛,那就对了
发表于 2025-7-7 10:27:04
丑得想整容 发表于 2025-07-07 09:24
因为8090的家长关注点很少在孩子身上啊,特别是80后,关注点都在做庄稼咯,孩子还要一起做,哪有时间叛逆
不不不 我觉得 还是缺少一个神器比如黄精棍竹子根根……等等……
华尔
发表于 2025-7-7 11:33:13
同款
天要下雨啊
发表于 2025-7-7 11:34:48
家教还是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