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防汛大招来了!225条河流已上科技!
汛期临近綦江通过技术升级和机制优化
进一步完善
綦江流域防灾减灾精准防御支撑系统
以科技赋能防汛救灾工作
为全区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山水綦城。特约通讯员 陈宗武 摄
在区气象局,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綦江流域防灾减灾精准防御支撑系统”实时监测全区流域水情,该系统在去年基础上新增了水文模型种类,优化完善了临灾撤离功能,并建立了递进式预报预警气象服务产品体系,进一步提升了防汛实战能力。
“该系统以‘雨下多大、水涨多高、淹没多少、如何撤离’全链条闭环管理为核心,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中小流域防洪难题,实现跨流域、跨区域联动防御,依托实景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洪水动态推演模拟,能够较为准确预测洪峰最高水位与过境时间,为应急响应赢得宝贵提前量。”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区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系统了解全区流域水情。记者 吴荣凯 摄
綦江辖区流域情况
据统计,我区境内水系发达,溪河纵横,大小溪河共有225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25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14条。綦河为长江右岸的重要一级支流,发源于石壕镇,流经贵州省习水、桐梓县后在安稳镇重新进入綦江,经下游江津区支坪街道汇入长江,总长度223千米,流域总面积7089平方千米,总落差1535米。綦江区境内河道长102千米,境内流域面积2093平方千米。资料记载,1550年至今綦河约10年出现1次大洪水,每30年就有1次特大洪水,1998年至2024年的27年间共发生21次超警洪水。2020年洪水灾害尤为频发,城区发生5次超警洪水,綦河两岸7个街镇10万余人受到洪水威胁。
▲区气象局工作人员正在分析辖区水情。记者 谢鹏飞 摄
为了有效预警洪水灾害,近年来,我区积极推动跨区域防汛协作,与桐梓、习水及江津、南川等地建立流域数据共享,实现雨情、水情信息同步更新。同时,我区建立常态化会商研判机制,完善应急响应协同处置预案,构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处置联动”的防汛新格局。
“目前,我区225条河流已实现全流域秒级监测全覆盖。除了技术支撑外,坚持同步推进隐患排查、物资储备等工作,形成‘雨情—水情—灾情—应急响应’的防灾闭环机制,筑牢防灾减灾安全防线。”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值班值守,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强化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利用好数字气象“綦江流域精准防御一件事”场景应用,完善綦江流域防灾减灾精准防御支撑系统,全力备战汛期气象服务。
原标题:全力备战!綦江225条河流已上科技!
来源:綦江发布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房、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交易、二手车、闲置品、本地商家>綦江相亲,綦江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昨日天气预报还是比较准确的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https://app.qj023.com/public/emotion/face_068.png 及时预报只能说有点作用。如何去实地治理水土流失,清理河道,才是关键。
应该是预防水灾的发生,而不是说等到发生了水灾,才想着怎么逃跑! 坏天气来了就是有的人要睡着 桥河蛤蟆石河道治理工程,留下一大堆事没完成,却已经停工近两个月了,河床上遗留大量的淤泥未整平清理,还有未用的污水管沿途散放(污水管工程没有动工,却将管子布在河床内)。眼看洪水季节已经到了,GJ的钱就只有打水漂了。希望主管部门的官老爷们到实地调查一下吧,别让GJ的钱被骗走,被水冲走了! 我吼,涨水了 篆塘水坝没起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