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瞧!春耕春播,綦江的TA们都忙着呢~
惊蛰过后南州大地春意萌动眼下正值春耕春播关键时期连日来我区各地抢抓农时农田忙改造农技送下乡农资强保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机械化助春耕
3月12日,在永新镇谢坪村高标准农田,重庆民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青春站在田坎上,指挥着挖掘机翻土开厢,为后续姜苗移栽做准备。“这个地块有20亩,这两天就可以完成翻土、整地、开沟、起垄,下周开始移栽姜苗。”杜青春说。
▲挖掘机正在翻整土地。记者 邓大伟 摄
杜青春常年从事农业生产,今年备战春耕春播,机械化助力为他省了大力气。“改造提升后的高标准农田道路条件更好,便于机械化耕种,后期也方便采收和运输,和以前传统的肩挑背扛相比,至少节约了70%的劳动力。”杜青春说。
今年,杜青春在永新镇承包了2000亩高标准农田。“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气候、水源等条件,我准备种植生姜、南瓜、玉米等农作物,管护得好的话,纯收入100万元没有问题。”望着平整的田地,杜青春干劲十足。
▲永新镇谢坪村高标准农田,村民正在为移栽姜苗做准备。记者 张静 摄
专家指导护春耕
杜青春的信心来源于多年从事农业生产的底气,也来源于区农委的技术护航。“这两天姜种就要发芽了,温湿度一定要保持好……”近期天气气温反复,对姜种育苗的影响很大,区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田冬多次上门送技术,指导杜青春做好姜种的保温保湿工作。
▲工作人员上门指导姜种的保温保湿工作。记者 邓大伟 摄
“为了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战,我区组织500多名农技人员开展春耕生产百日下乡活动,深入田间地头,在高效育种、耕地保育、粮油蔬菜生产、畜牧养殖等方面做好技术指导,为全年农业丰收打好基础。”田冬介绍。
▲永新镇谢坪村高标准农田,村民正在为移栽姜苗做准备。记者 张静 摄
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
连日来,在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现场,挖掘机、推土机在田间忙碌,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建设。放眼望去,“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雏形初显。
▲三角镇石盘村,经过土地改造后的高标准农田。通讯员 彭叶 霍明亮 摄
“今年我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的目标任务是3万亩,在工程量方面已经完成了70%,计划在本月底基本完成,保证不耽搁春耕生产。”重庆市广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规划招商部部长黎征彬介绍。
对于改造好的高标准农田,我区通过引进业主、公司与村集体合作运营、村集体自行运营等方式,解决改造完成后“谁来种”的问题。目前,改造完成的2万余亩高标准农田已全部投入春耕生产。
▲打通镇吹角村,灌水的梯田等待插秧。特约通讯员 吴先勇 摄
农资供应保春耕
为助力农业生产实现“开门红”,近段时间,我区各部门及时组织人员,调运储备化肥、地膜、农药等农资,指导群众做好春耕准备工作。
▲在綦江供销社智能终端配肥站,工作人员正忙着将成袋配好的化肥搬运上车,送往种植户手中。记者 张梦寒 摄
“我们运送化肥前会对客户的土壤进行检测,然后根据土壤氮磷钾的含量专门调配合适的化肥,确保地力、肥力足够。现在我们还有300余吨的原材料化肥,这些肥料会根据农户需求,及时投放市场。”綦江区农民合作社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经理罗昭模介绍。
▲村民正在使用专门调配的化肥。记者 张梦寒 摄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供销系统调运贮备各种优质化肥4600吨、农膜150吨、种子45吨、农药20吨。同时通过优化服务,电话预约、送货上门等方式,为各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农资配送服务。
在做好农资储备供应工作的同时,我区还全力抓好各类农机具入户检修、调试、保养等工作。
▲隆盛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服务队入户开展农机安全检查和维修服务。记者 杨晨 摄
据了解,区农业农村委成立了春耕备耕农机检修服务队,1月以来累计出动农机维修服务人员120余人次,检修农机3万余台,已投入使用1万余台,累计完成田土翻耕10万余亩,为春耕春播打下坚实基础。
▲三江街道龙桥村,村民们正在铺设农膜,趁着晴好天气开展水稻育苗播种。记者 张梦寒 摄
▲赶水镇双丰村,村民用微耕机犁地,为莲藕种植做准备。特约通讯员 湛江涛 摄
▲永新镇垭口村,金黄的油菜花沿梯田层叠铺展。通讯员 苏渝 摄
据介绍今年我区计划播种水稻、玉米、大豆等大春作物约74万亩预计5月底全部完成播种其中,计划种植水稻32万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让我们静待丰收好时节
记者:张 静 邓大伟 张梦寒 吴明鸽 杨 晨 杜 浩原标题:你瞧!春耕春播,綦江的TA们都忙着呢~
来源:綦江发布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房、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交易、二手车、闲置品、本地商家>綦江相亲,綦江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老百姓忙着春耕春播,领导忙着拍照邀功 好事,不浪费资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