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2021 发表于 2023-7-28 10:12:49

綦江永城花门的由来


时任知县邓仁堃受罗星邀请来温塘游览题刻“灵液延春”。  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 摄

文化服务志愿者在罗星题刻“花门”前合影。   通讯员 冬冬 摄
重庆綦江网消息(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花门,作为一个汉语词汇,《汉典》是这样解释的:一为山名。在居延海北三百里。唐初在此设立堡垒,抵御北方外族。天宝时为回纥占领,后以“花门”为回纥的代称。二指饰有花纹之门。因此借指豪门。三喻妓院。从成语花门柳户即可窥见。
而在今綦江区永城镇温泉村后山河社濮(蒲)河畔,川湘公路边,有一个叫“花门”的村庄,是清《綦江县志》编辑,道光辛巳(1821年)恩科举人罗星晚年居住地。其远离蒙古,又偏居山乡,得名的最大可能是上二所述。罗星家族在当地的声望,或豪宅大门雕刻精湛,别具一格而闻名。只是罗星为什么容忍这个有“低俗”歧义的地名,让人百思不解。
【乡人附会的“莲花门”】
2021年3月28日,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团一行曾到花门探索,罗星第五世孙(来孙),70多岁的罗家均介绍了一个现代堪舆师的见解:与当地山川地貌有关。站在罗星居住庄园右后侧顺河流方向(不是房屋朝向)远眺,100米开外的小河,左右两山逶迤而下在此交汇,形成一道“门”。“门”外稍远处,一座山峰横挡,山堡成W状,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故称“花门”。
文化服务志愿者们在半信半疑间,对此提出了以下几个思考:
罗氏家谱既没有记载,也没有口口相传,以罗星的博学,这解释不通。
两山并不陡峭,看成门柱很是牵强,而堪舆师也没确定“花门”得名的时间是罗星在此置业之前或之后。
更重要的是,罗星老宅既不背靠,也不能远眺堪舆师口中的这道“莲花门”,且有至少10分钟远的距离,那附近反而不叫“花门”,川湘公路这边叫“木行(音hang)”,河对岸叫“石岗”。
【县志记载“误称花坟”】
经查,罗星于1825年编辑的清《綦江县志》,在《疆域·乡村》条目下,录有“花门”。蹊跷的是,又备注“误称花坟”。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推测,该县志编辑之前,当地人本就叫其“花坟”而不是“花门”。
据了解,“花坟”指的是“家饶者”以石为建材而砌成的、品位较高、建筑精良、装饰华美的“坟头”。全国各地确实有不少以“花坟”作为“地名标志物”而命名的地名。比如河南商丘观堂乡和四川广安蒲莲乡都有“花坟”村,浙江诸暨枫桥镇就有地名“花坟”,浙江金华尚湖镇有地名“花坟前”,安徽六安金寨县有地名“花坟边”等。
罗家均说,罗星买下此处房地迁居前,原主人姓陈(再之前姓冉)。当问到附近是否有豪华古墓时,他还真把文化志愿服务者们带到老屋右侧后方约二十米处,说这里有一座大坟,且坟堆还在,他小时候也从坟洞钻进去耍过,有墓道、铁箍等,棺石内侧刻有精美花纹。凭常识判断,应该是有雕刻精湛的坟头的。
据罗家均讲,他的爷爷辈(罗星的曾孙)既没有看到过这个坟头,也没有听到过更老的人讲这座大坟的主人姓什么。笔者一行推测,该大墓在罗星迁来前的陈、冉二家之前,就已因故毁坏倾圮,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供考证。不然,罗星在编撰县志时,怎么没有录入?仅仅两三代人也没有口口相传下来?
综上,文化服务志愿者们认为:在罗星迁来前,此地就以此大墓为名,称之“花坟”,而不是县志记载的“误称”。
【“花坟”为何雅称“花门”】
那么,罗星为什么要改“花坟”为“花门”呢?笔者一行认为,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与地名雅化有关。清《綦江县志》卷之七《潜德》篇“罗星”条目有“晚移花门”,卷之九《古迹》篇“温塘”条目有“近隶举人罗星花门别业”,说明罗星在晚年以前长期在他处居住,之前的“花坟”地名不影响他的心情与文雅。
笔者一行推测,罗星迁居此地后,觉得“花坟”地名不吉利,有意将其雅化为“花门”。
这样的雅化,并不鲜见。比如,据《暨阳檀溪何氏宗谱》记载,浙江诸暨赵家镇“花明泉”,就是由“花坟前”一词雅化而来。再查《光绪诸暨县志》,又衍生出“花纹泉”“花纹庄”“花纹里”等一大批地名。再如,重庆南岸的“呼归石”,在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李元《蜀水经》(全面系统记述四川水道的专著)卷五,清道光年间编的《云南通志·食货志》及《云南铜志》均称乌龟石(形如乌龟而名)。直到同治九年(1870年)洪良品《东归录》中才有“今朝天门外江中有石俗呼曰夫归石”的记录,洪还在《巴渝竹枝词》中留下了“莫似过门三不入,呼归石畔待君归”“鹧夫滩畔鹧夫去,想夫石上想夫怜”。这其实是将自然地名“乌龟石”赋予文化内涵,寄予文化诉求后雅化而来。
类似的还有福建有地处海道下方的“下门”被雅化为“厦门”。渝黔交界处的“尧龙山”,在清《綦江县志》卷一《舆地全图》《安里图》及全书多处文字中,却叫“苗龙山”等。笔者的朋友樊勤友也提供了两个现代案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永新新胜村梁正伦因庄稼在油沙地比石粒子地里长势更好,而将其住家石包湾更名为油沙湾,并且在房子上用石灰将更名固化。无独有偶,该村石岗屋基的樊姓家族,一直在族谱等家族典籍上,将此地名书写为桂花屋基。
笔者在清《綦江县志》卷之九《邱墓》篇,也找到这样一条地名雅化的记录,“赵牟氏墓,在县东金兰坝……按:宋孝宗乾道至今近七百年。沧桑屡变,塋志犹新,亦班班典物也。所云轻难坝,今讹为金兰坝……罗星识”。
二是与籍贯花城的知县宋灏有关。道光四年(1824年),广东花城举人宋灏署事綦江,第二年夏天创修县志时,“礼聘邑孝廉罗春堂专司编缉,旁搜远攒,事必务实而砥厉廉隅”,这是罗星中举后受官府重用的最具标志性事件。
文化志愿服务者们按常情推理,罗星“林泉怡养,不履城市者四十年”,突然间被委以重任,自然视宋县令为“知音”,愿为“知己者劳”。为了与来自广东花城(今花都区)的县太爷进一步增进感情,罗星脑洞大开,自谦(相比县令家乡“花城”)住“花门”,欣然题壁“花门”,促成了“花坟”地名最终雅化为“花门”。罗星受邀编撰县志的时间恰好是清道光五年(1825年),也可以佐证这个推理。
另外,虽然罗星有“历任邑侯求一见而不可得”的“淡泊名利”美誉。但文化服务志愿者们推测,这可能只是罗星“怀才不遇”后的不得已而为之。一旦得到官府认可,罗星同样希望配合主官发挥余热。这从自因编撰县志与宋县令联系上后,罗星又协助知县袁诗燕、邓仁堃等办理公务,还把邓知县请到温塘泡澡题写“灵液延春”等交往密切事宜中得以佐证。这能否又倒推回证,罗星将晚年居住地更名“花门”,是对来自花城的宋县令的一种感情投资?
【石壁题刻固化“花门”】
2021年1月24日,笔者一行来到离“花门”村庄约一里远的响岩,欣赏罗星在此岩壁凿出来的一块2米长、0.9米宽的石匾上的摩崖石刻题字“花门”。该题刻字高约70厘米,宽约60厘米,视之有珠圆玉润、宽博厚重之感,现已被纳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而该题刻落款时间恰好是道光乙酉(1825年)夏。笔者一行认为,“花门”作为一个地名,就是因罗星题刻后,才逐渐固化被人们所接受的。
特约通讯员 杨友钱原标题:永城花门的由来
来源:重庆綦江网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3-07/28/content_4570044.htm

sanyue 发表于 2023-7-28 10:15:10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房、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交易、二手车、闲置品、本地商家>綦江相亲,綦江本地真实靠谱相亲平台>

w9085 发表于 2023-7-28 13:18:22

写的不错

湖光坝 发表于 2023-7-29 10:40:08

好文章,点赞!

4608 发表于 2023-7-30 15:01:12

原来回纥也称花门的…受教了!

回纥在唐朝算是个大的民族,一会儿跟唐是敌人,一会儿又是朋友…安史之乱就有它们的影子…

再回米 发表于 2023-8-14 14:23:59

4608 发表于 2023-7-30 15:01
原来回纥也称花门的…受教了!

回纥在唐朝算是个大的民族,一会儿跟唐是敌人,一会儿又是朋友…安史之乱就 ...

綦江花门于回纥,肯定是媒婆凑业绩,拉郎配了

年少最初的模样 发表于 2024-3-28 03:35:03

2024年3月28日 03:35iPhone14s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綦江永城花门的由来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