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2021 发表于 2022-5-12 09:34:56

綦江大常闸坝的那些旧事…

大常闸坝旧事
远眺大常闸坝

现存于蒲河大场滩大仁船闸旁的碑记

大常闸坝局部

大常闸坝的设施基本上还完好

站在新建成的沙溪中桥上俯瞰大常闸坝
綦江城区沙溪路沙溪小学路段,沙溪中桥下綦江河上,横卧着一座用条石修建的大闸坝。大闸坝连接着沙溪路和河对面的北街,北街下还有一座停用多年的发电站。日前,记者在大闸坝边拍照时,在沙溪路上散步的市民就上前询问,这座大闸坝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是用来通航过船的吗?近日,记者查阅相关文史资料后撰写了此文,目的是向市民朋友介绍这座大闸坝的历史故事。
綦江水利工程
这座大闸坝叫大常船闸坝,建于抗日战争时期。为什么要在綦江河上建这座大常船闸坝?故事先从石角镇蒲河上的大仁船闸讲起。
流经石角镇的蒲河大场滩上有一座大仁船闸,闸坝河边的石壁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的字迹现在仍然清晰可见:“本会入川未久,即奉令在蒲河、綦江兴建船闸五座。此闸名大仁,在蒲河大场滩地方,坝长六十公尺、宽九公尺、高八公尺……”
从石碑上的落款得知,此块石碑立于民国29年(1940年),碑上刻的是陈果夫撰文的《大仁船闸碑记》,碑文记载了修建大仁闸坝的经过。
据《抗战綦江》一书上记载,抗日战争爆发时,国民政 府规划在綦江及两条支流上建25座大船闸。蒲河上这座大仁闸是首座建成的大船闸。为何要在綦江及两条支流上修建这么大的船闸?
史籍记载,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国民政 府移驻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时的陪都。当年的重庆,市区人口从37万陡增至120万,物资供应极度紧张。随着长江中下游等地陆续失守,充分调拨重庆周边物资供应成为当务之急。但重庆周边地形复杂,陆路运输不便,打通水路成为头等大事。
随后,因武汉沦陷,汉阳钢铁厂(后来的重庆钢铁厂)也迁至重庆大渡口,而钢铁厂所需的燃料和铁矿原料均产自綦江。綦江产的原料都必须经綦河用木船运至重庆。特殊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使綦江成了重庆重要的资源基地和枢纽通道。然而,船只运输以赶水为起点的綦江,河床狭窄,陡峭流急,从赶水至綦江县城落差高达76米。由于綦江河滩太陡太险不能蓄水,一遇暴雨,就会山洪暴发,河水退位后又会露出浅滩,全河大小险滩近100处。礁石星罗棋布,许多险要河段需要人力拉纤,河道运输非常困难。
“綦江之铁矿,南桐之煤焦,均借水道运输以供钢铁厂冶炼之用,然而綦河上游滩顽、水恶,涨落无常,急需整治。”因此,1938年,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向国民政 府提出报告,要求整治綦江及支流。
1938年3月,国民政 府下令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利机构——导淮委员会,对綦河进行整治。当年,按照导淮委员会的计划,綦江河上要建20座大闸坝,还采用冯玉祥将军“中华常胜利,民族庆复兴,道德本忠义,公理生和平”一诗中的20个字来命名大闸坝。由于各种原因,这20座大闸坝最终没有完成。这座大常船闸坝就是建好的大闸坝之一。
大常闸坝建设
建大常闸坝这个位置,以前叫綦江城北剪刀口滩。史籍上记载,按当时的设计,船闸该建在北街下面的河滩上,但这里有坚硬的岩石,施工难度大,经多方考证才将大闸建在沙溪路下面的这个位置(当年这里是荒坡,更没有沙溪路)。但这里地势比较高,修建时还平均下降了2米。民国31年(1942年)2月,闸坝开工建设,施工的第一件事就是炸掉岩石,降低高度。因为水流湍急,还在河岸加筑了数道挡水堤。民国32年(1943年)11月初,完成了主体工程及闸门、插门等配套工程。当年12月便实现了通航。
按当时建闸坝的惯例,导淮委员会在綦江河上每建好一座闸坝都要立一块“建闸纪事碑”。但记者查了很多文史资料,也在大常闸附近寻找,以及询问当地人,也没有发现“建闸纪事碑”的痕迹。不知道是当年根本就没有立碑,还是后来石碑被破坏或被洪水冲走了。因此当年修建大常闸的详细经过就无法知晓了。如今,看见大常闸坝这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就能想象出当年修筑闸坝的艰难险阻。
大中闸、大华闸、大常闸、大胜闸、大利闸……綦江河上每隔十多里就横跨着一座大闸坝,全程共有11座。綦江区境内有8座。这些大闸坝有效地疏通了綦河航运,使之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物资流通的生命线,这些大闸坝虽说不是在抗战前线,但它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綦江县先后对各闸坝进行闸门改造、坝体维修,对一些区间航道进行整治。1956年11月5日,经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綦河上的船闸进行了更名,这座大常闸也更名为“綦江闸”。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大常闸坝上还建了一座装机360千瓦、年发电300余万度的水电厂。不过大常水电厂已报废很久了,目前只有遗址。如今,这些抗战时期修建的船闸,仍然存在于綦河上。由于航运衰落,这些大船闸最终被停用了。
新四川之源泉
据《抗战綦江》记载,抗战时期国民政 府在綦江拍摄过一部反映“綦江水闸工程及各种工业”的纪录电影片,这部影片当时还在全国各地巡回放映。
抗日战争时期,国 民 党高级官员陈果夫在《綦江为新四川之源泉》一文中这样描绘綦江大闸工程:
綦江船闸工程之完成,对于綦江航运,綦江流域之生产与经济,以至四川全省,关系重大,略如上述,依予个人之理想,其可能实现之前途,试列举如左:25个船闸建设完成之后,每闸均有一坝,其水头相差,自4公尺至6公尺,每一坝之旁,均可设一水电厂,其发电自400匹马力至1000匹马力不等,总计不下于10000匹马力。至是电的供应,既极便利,綦江及蒲河两旁,可设无数之小工厂,其出品不但可供应四川,又可以小轮由长江下驶,运销江、浙及外洋。
……綦江本流与支流共有159公里航程,其因水运畅通之结果,航运活跃,商贾云集,工业品之质量时有显著进步。入晚沿江一带,各式电灯,如星罗棋布,普放光明,如从飞机上下望,拟诸欧洲之莱茵河、泰晤士河,其夜景或亦不过如是。有一部分比较重要之工业区,通驶电车,其地势较高之田亩山地,且有以电气灌溉者。因人口增加,教育亦日渐发达,尤以工业教育为最,其次则为农业教育。各地学生慕綦江工业农业学校富有实习机会,咸负笈来学。綦江水闸工程及各种工业,则大多由电影制片公司摄制成片,运各地放映……
《綦江为新四川之源泉》共1378字,陈果夫在结尾时说:“百年以后,历史家推究新四川之建设与文化进步之原因,一致认定綦江为发祥地,爱名之曰:‘新四川之源泉’。”
按陈果夫的描述,当年的綦江航运兴旺,工业发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因为有了大闸坝,有了发达的航运,有了电厂,綦江河的璀璨夜色,可以与莱茵河、泰晤士河比美,綦江是一座充满生机、美丽无比的城市。而这些就是修建大闸坝带来的好处。
不可移动的文物
如今,抗战时期修建的大常闸(綦江闸)还完好地横卧在綦江河上,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船闸,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里建设这个船闸。
目前抗战时期建成的船闸坝遗址,仍然完全地存在于綦江及支流上。蒲河大场滩大仁闸坝旁,民国29年(1940年)由陈果夫撰文的《大仁船闸碑记》还隐藏在杂草中,前几年,碑记文字尚可辨认,由于常年被流水冲刷,现在碑记的文字已变得模糊不清了,碑面上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脱落。
专家指出,綦河上的船闸坝是不可多得的抗战遗址。
有市民建议,加强綦江船闸坝的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綦江旅游文化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好这些遗址,使其成为綦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打卡的热地。
(本文根据相关文史资料撰写)文图/记者 张学成来源:重庆綦江网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5/12/content_4546659.htm

sanyue 发表于 2022-5-12 09:35:46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盘、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找二手车、闲置品、綦江本地商家>

该用户已被禁言 发表于 2022-5-12 14:18:22

刘家沱闸坝

武林群侠 发表于 2022-5-13 13:09:30

武林群侠 发表于 2022-5-13 13:10:21

武林群侠 发表于 2022-5-13 13:10:43

糖包心 发表于 2022-5-14 01:25:41

小时候我和同学放学就到这里打水漂

四个妖 发表于 2022-5-14 06:34:42

齿轮厂这个败家子把大常电站都卖了。

薄雾烟雨度余生 发表于 2022-5-14 06:49:23

优秀,是个人才

荡秋千 发表于 2022-5-14 06:55:07

*军真厉害一年时间建好大常闸坝,质量好的没话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綦江大常闸坝的那些旧事…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