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綦江这个老哥从零开学,收获13项国家专利!
从零开学,他已收获13项国家专利李晓兵: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李晓兵在为工装零件量尺寸 记者 成蓉 摄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一至高荣誉的获得,让重庆荆江汽车半轴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工装组组长李晓兵心中充满了欣喜、自豪与笃定,他说自己将更加务实地干好这份事业。
李晓兵是个踏实人,与企业相伴29年,他把奋斗的足迹烙印在生产车间里、把学习的精华融入到设备改进中、把青春的汗水挥洒在企业的发展上,他参与设计的设备有13项成功申请国家实用型专利,曾荣获“巴渝工匠”提名奖、中国第二届“金翼”奖、市五一劳动奖章等。
【从学徒到主管】他认真学踏实干
1993年,高中毕业的李晓兵正好遇到当时的綦江汽车半轴厂在社会招工。能顺利成为一名工人,李晓兵感到十分满足。
工作之初,李晓兵被分到了机修车间,从事设备维修以及模具制作等工作。从未见过车床、机床等机械设备的他觉得一切都很新奇,也因如此激发了他对这项工作的热情。
作为一名“新兵”,李晓兵从来都很谦虚努力,他踏踏实实地跟着老一辈师傅练就扎实的凿、锉、锯三大基本功。刚开始,在学习凿的时候因为技术不熟练导致手受伤的事情也常有,手掌磨出老茧是常态,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想过放弃。
后来,因厂里人事调动,李晓兵来到技术部工作。技术部主要负责用电脑制图进行工艺改进等,这对于李晓兵说来就等同从头开始。
怀揣一颗赤诚之心,便不怕翻山越岭,李晓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从不会用电脑、看不懂图纸到会用电脑、会用制图软件、能独立制作工艺图,这期间的艰辛路程李晓兵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他虚心向前辈学习、买书来自学,他白天向他人请教、晚上自己加班练习。
机会与成功总是眷顾有准备之人。2011年,设备部的老师傅们都已退休,考虑需要有人主持该部门工作,李晓兵又被安排到该部门担任主管。
那个时候正是改制后的重庆荆江汽车半轴股份有限公司效益大幅上升时,源源不断的订单要求生产技术要不断提升、生产效率要进一步提高。刚到设备部的李晓兵便开始思考,如何改建单孔钻床。
“用以前的设备,半轴上的孔就只能一个一个地挨着钻,想要改进设备,关键就是零件的有机组合。”李晓兵说,看似很小的一个设备改进,实则都不容易,在埋头专研的3个多月时间里,他记不清尝试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李晓兵带领整个团队成功将单孔钻床改造成了多孔钻床,让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并凭借该项技术获得了2016全国创翼大赛最高“金翼”奖。
那是李晓兵人生中第一次尝到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
【从骨干力量到创新工程师】他刻苦专研精益求精
从新手到创新工程师,从月产1000支半轴到月产6万支半轴……一路走来,李晓兵的个人成长伴随着公司发展,回顾公司的辉煌历程总离不开李晓兵的努力。
“大力倡导节能降耗……”公司有导向,李晓兵便有所动向。“要想节约生产成本那就必须从锻造上下功夫。”李晓兵说,以前锻造直径为170毫米的法兰盘,要消耗直径为40毫米的原钢,这其中浪费的材料比较多。
为了改进锻造工艺,李晓兵作了大胆设想: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用直径为30毫米的原钢生产直径为170毫米的法兰盘,这是当时全国都没有的技术。
在没有任何成功案例的情况下,李晓兵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改进锻造工艺就是要改造锻造模具,这其中最核心技术是把锻造模具尺寸最优化。模具尺寸失之毫厘,工艺就差之千里,在研究工艺改进的近一个月的时间,李晓兵在厂里、在家里、吃饭时、走路时都在不停琢磨。
在李晓兵及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实现了法兰盘部与杆部直径之比达到1:4.4,单件节约钢材0.5公斤,每年节约钢材成本100万元,降低了加热炉锻造能耗15%,每年节约能耗成本30万元。
“感恩企业为我提供了平台,自然我应该为企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事。”李晓兵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近两年,随着重型车半轴市场的下滑,公司开辟了轻型车半轴新市场,为了助力公司开拓业务,李晓兵又积极投身都设备工艺改造中。
轻型车半轴的生产工序更复杂、要求更高,故此,李晓兵带头再次刷新锻造工艺,实现了锻造比1:5.5。同时,还对洗端面齿工序进行了自动压紧改造,对洗六方轴工装进行自动分度改造。
每一次的突破、每一次的成功都对李晓兵是一种激励,尽管自己已49岁,他仍然干劲十足,他说,愿用一辈子来干好技术改革创新这件事,愿为公司发展奉献激情与汗水。记者 成蓉 尹向宁来源:重庆綦江网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4/30/content_4546156.htm [*]綦江找工作、招人才,綦江在线招聘网>[*]綦江找新盘、二手房、租房、门面商铺>[*]綦江找二手车、闲置品、綦江本地商家> 不错不错 雀湿是个人才 实用新型说实话没啥用,给钱基本就能发…如果13个发明这个老哥还是有点东西 哥子,牛 colin111111 发表于 2022-05-04 11:52
实用新型说实话没啥用,给钱基本就能发…如果13个发明这个老哥还是有点东西
这个很牛了,五一奖章 文章写得很不错,作者要写谁好,谁都很好 行行出状元,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