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耳助听器綦江电力街店与您分享:(高德、百度地图搜索惠耳助听器綦江电力街店可查)
挺多听损多年的用户,听力损失不严重时,不愿意配助听器,觉得还没有必要,等到很艰难也难以沟通时,感觉时候到了,满怀希望的来到听力中心,期望戴上助听器就能重拾清晰的世界,回到正常听力。却在戴上助听器以后满心失望:为什么助听器不是我想的这样......
研究数据显示,超过60%的助听器用户在使用初期感到失望:声音失真、听言语声不清晰、噪音环境下听不清、感觉自己说话的声音变了......
然而您得明白,问题不在设备本身——而是您干预的太晚了!对助听器期望值太高了!
听力下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那么重拾听力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需要花些时间来做听力康复,这样才能听得越来越好。 第一阶段:听觉唤醒期 佩戴助听器的前三个月又被称为听觉唤醒期,由于太久没有听到声音,这个阶段听声有如下特征: 1.听到各种声音都感觉很"陌生"; 2.环境音失真(水流声像电流声); 3.言语声沉闷(像隔着门板听人说话); 4.听自己的声音放大(自己声音变声、有回声)。
原因:长期听损导致听觉剥夺,大脑听觉皮层适应新的声音信号需要4-12周。
如何改善: 3.声景疗法:聆听自然声音的录音(雨声/鸟鸣); 4.朗读训练:每天大声朗读20分钟,重建语音反馈。 第二阶段:神经重塑期
佩戴助听器的3-6个月又被称为神经重塑期。
原因:由于长期没有言语信号刺激,此时听觉中枢处理能力退化,常有听得到听不清、听不懂的现象,在多人言语和噪音环境尤为明显:
1.多人对话时只听到言语声,听不懂每个人说什么; 3.噪声环境下也经常听不清; 4.常需要说话人重复说话内容。
如何改善:
1.听觉记忆训练:听数字串复述(3-7位递增),短句跟读练习; 2.噪声脱敏法:在噪声环境锻炼自己的听声能力; 3.视听联动:看新闻跟读字幕,观察口型辅助理解,等。 第三阶段:社交回归期
![]() ![]() 佩戴助听器后的6-12个月。此时已从助听器中获益良多,大多时候已经听得尚可了,但有一些特殊场景还是听不好,比如: 1.各种聚会仍感吃力;
2.电话沟通存在障碍; 3.公共场所交流焦虑;
原因:各个复杂场景的聆听能力需要实战训练。
如何改善: 不要惧怕,积极参与社交,在各种不同场合锻炼听声能力,总结听声技巧。同时,借助助听器新功能,比如蓝牙,这样电话效果立马就会有质的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未完成系统康复的助听器弃用率高达34%。真正的听力康复不是简单佩戴助听器,而是通过科学训练重建听觉能力。
听得见是权利,听得懂是能力。坚持佩戴助听器,积极进行言语康复,让我们听得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