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少时,一心读书,学习,充满快乐。不觉得社会黑暗。其实社会也黑暗,只是没接触,被各种正向信息引导者。
进入家庭,进入社会,由快乐到逐步的疲惫不堪,甚至不想对任何人好,开始防御。其实这是一种本能的应对。开始远离,或者随从,但是也不能获得内心的真正快乐。
生活进入平淡无奇中,感觉青春流失了,自己也没有获得多大的快乐和成就,更多的是疲惫,参加各种公益,却找不回应有的快乐,甚至觉得是逢场作戏。公益也不想参加了。
慢慢的侧重孩子教育,父母健康,自身的生存,不管社会黑暗也好,阳光也罢,都做为看客一般存在,内心的大乐很难在激发。心情不好时候,跟着社会黑暗,随处乱喷,心情好的时候,又大赞社会好。
回想真正的大乐,确实要以国家地区的繁荣发展,民生的改变上,才能够升华出来,而小乐就是从认真做每件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加以读书时候书本上的各种正向精神的引导,才能够让自己身心能够解放和快乐起来。比如做事情,读书时候的正向引导是:不会就学,一次不会,多用点时间总会,做多了就熟悉了,没赚到钱,也算赚到经验了,苦点累点不怕,人还年轻,力气用完了睡一觉明天又有。能为别人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助人为乐,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是为社会做贡献,不攀比,只和自己比,一天比一天进步。工资虽然少点,但是自己赚的,可以给家人买小礼物。上班总比不上班强。
而成年进入社会后: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做不来就不做,老板抠门,这点工资不够塞牙缝。这么少的工资,还不如在家躺着。在怎么努力也发不了财,穷就穷呗,日子浑浑噩噩的,不知道怎么的就去了大半的青春。稍微遇到负面信息,就不断的夸大社会的不公,责怪社会的不好。
回首一看,其实社会还是那个社会,只是我们不是那个年龄,小孩子还是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有着各种美德。而我们已经把曾经充满内心的各种正向引导丢失殆尽,而现在自己成为了内心空空的,把各种正向引导都归结于书本的无用之才,看起来合理又而真实正确,其实错了。
那上学时候从头学到的正向引导如果不丢,我们不会有太多的苦恼,在事情中应用它们,反而能够让事情越做越好,人的运气也会跟着改变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