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农村人有时因农忙午饭时间不太准时,但这一天12点30分已过,马应伏忙完回家后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拿起抹布擦花台。
马应伏老伴在一旁并没有催促,只是一边做着自己的事,一边等待他把花台擦完。马应伏爱他的小花园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多年前当村里各家各户都还未优化自家房前屋后环境时,马应伏便率先行动建起了花园。
▲马应伏正在擦拭花台
马应伏家的仙人掌比别人家的都高大,三角梅比其他庭院开得更艳,这足以说明他对花草绿植给予了精心照料。“整洁漂亮的院子不仅让自己的生活更舒心,还能吸引游客走进来。”马应伏说,人居环境的改变是基础,下一步他将开办农家乐,做全牛宴,让广大游客一饱口福。
对于马应伏的打算,梅子村党总支书记翁明仁也大力支持。他说,近年来,随着邻村草篼萝卜节的举办,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梅子村、感受到了苗族人的热情,再加上多年来办席做全牛宴的经验,马应伏的农家乐前景广阔。
院门统一风格更显眼
如今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一花、一木、一石都洋溢着苗族风情,其中最有意思的是,每家每户的院门都用竹子编制而成,且门上的“熊家小院”“马家小院”名字十分醒目。
▲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院落的大门和名字是村上统一打造的,再配上苗绣、芦笙等元素让院门更显眼,也更有利于发展。”村民王良敏说,去年修建院坝大门时,他们不仅积极配合,还自己花钱修建了花台,栽种了多种花草。
正如王良敏所说,为了建设美丽苗乡、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2021年,梅子村投入40余万元,绿化美化村级公路3.4公里,栽种花草植物3万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32盏。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高涨。“我们有优美的环境、有独特的苗族文化、有黄牛和蜜蜂产业,我们有信心会越来越好。”王良敏的话即为所有苗族人的心声,他们正在用行动向同一个目标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