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赶水镇:以庭院“小美”绘就乡村“大美”
农家庭院是承载群众生活的幸福港湾,綦江区赶水镇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扮靓农家庭院,弘扬文明乡风,不仅让美丽庭院留住了乡愁,也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春分时节,走进赶水镇麻柳村,如同走进“村美、路畅、户净”的乡村画卷,宽阔的道路,整洁的房屋,婆娑的绿树、簇拥的花草,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
在麻柳村6社村民李大友家,两层小楼房在花草植物的装点下,显得格外漂亮,整个庭院看起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好一派庭院美如画、幸福随花开的农家生活景象。
“闲暇之余,我喜欢打理一下花草。”李大友说,打扫庭院和侍弄房前花草是她每天的“必修课”,庭院打理漂亮了,心情也会舒畅些。看着房前屋后的花草绿植,李大友高兴不已。
据了解,在赶水镇,像李大友家这样美丽的庭院还有很多,村民们以自家院坝为基础,积极参与庭院美化行动,做到室内干净利落、物品摆放整齐,院内种植花草和打造微景观,农家院坝华丽蜕变为雅致庭院。
“现在村里人居环境变好了,大家美化庭院的积极性都很高。”麻柳村党支部书记游永秀介绍说,随着村里环境的改善,光是庭院干净整洁还不够,如何让庭院变得更有味道,是村民们一直思索的事。
为了让村民们的庭院变得更美,赶水镇的干部们还适时到村民家中为庭院美化出谋划策,有时候碰到好的点子,大家便会动手一起干,有效激发村民们美化庭院的积极性。
“在农家庭院美化过程中,村民们不局限于种植花草,还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有效利用鹅卵石、农村石磨、水槽等老旧物件来美化庭院,还原‘土’味,保留乡愁记忆,为庭院美化增添魅力。”该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俊欣慰地说。
漫步镇中可以看到,一颗颗平凡的鹅卵石在村民手中得到了妙用,成为美化庭院的特色亮点——许多村民在自家庭院中利用鹅卵石修砌了景观水池和花坛,这些原本看起来并不起眼石头成为了村民们打造庭院的“宠儿”。
“以前,邻里间时有口角发生,现在大家在一起就会讨论庭院怎么美化,比比谁家的花草长得好看。”说起当前的变化,村民刘开模十分感慨,生活环境的改变,也让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
截至目前,该镇已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打造区镇两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3个;发动群众美化庭院5123户,并先后整合资金2000万元用于修建配套文体广场, 购置安装路灯、环卫等设施,以农家庭院“小美”绘就乡村“大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新办法、学习新经验,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庭院美化行动中,持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群众从美丽家园建设中收获更多幸福感,助力乡村振兴。”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七一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