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923|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女万里扶柩送夫回綦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2-3-16 09:53:2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福建女万里扶柩送夫回綦江

解读王宜人壮举  网友 微风轻轻 摄

池有桂墓全貌  网友 微风轻轻 摄


福建省武平县距綦江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500公里。而在交通条件有限的清代,从福建到綦江,需先到江西赣州,乘船入鄱阳湖,而后溯长江西上,过三峡,经重庆,最后在江津支坪转入綦江河,行程4000余公里。路途如此遥远,谁会为了一个男人,用近乎痴傻的方式,将丈夫灵柩从福建送回綦江,来证明忠贞不二的爱情?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今天,笔者就接着上期《单骑TW化战端的綦江古人》的故事摆下去。


痛失依靠


“月溪,今晚早点儿睡,好不好?”清嘉庆二十四年,福建省武平县衙后的厢房内,19岁的王氏爱意绵绵地在知县池有桂(字月溪)身边来回晃。


“娘子,你先睡。”烛光下,池有桂伏案阅卷正当时。


“不嘛,我等你。”王氏娇滴滴地,守着池有桂忙碌。

……


“月溪,又过一个时辰了,明天再干吧。”王氏边给拿着朱笔批阅的池有桂倒水,边打着哈欠。


“娘子,今日事今日毕。别再催了,马上就好。”


无所事事的王氏只好频剪烛花,时而回望斑斑驳驳的床席,想到丈夫三天两头熬夜,似乎总有处理不完的公务……


“月溪,已经通知你迁升南靖了。武平的事,就留给后来人吧。”王氏仍不死心。


“娘子,自己的事自己干,怎么能这样撂担子呢?你让后来的怎么想。”池有桂自然有自己的风格——个人的事个人干,绝不让人说闲话。

……


“月溪,已经子夜时分了,我实在熬不住,先睡了哈。”见扭不过池有桂,王氏添了杯水,索然无味地回到闺房,吹灭了烛火。

……


疲惫至极的王氏倒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却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枕着梦入了眠。又过了一个时辰,当她被噩梦惊醒的时候,慌忙中一摸身边——冷冷的,再摸——还是冷冷的。


王氏慌忙掀开被子,跨出闺房来到书房:烛光虽仍闪烁,却已燃抵灯盘。有桂虽坐案前,却已背靠高椅仰头大睡。


王氏既觉心疼,又满怀爱怜。月溪君啊,一直就是这样亡命干。苦了小妾不打紧,伤了身体怎么办?


想到这里,王氏踮着脚尖走了进去:“月溪,床上去睡吧。”池有桂手里还握着朱笔,头仰歪着枕在椅靠,沉睡如泥。


“月溪,看把你累得。”王氏边轻言细语,边收拾满桌的卷宗。


看着池有桂嘴角的梦口水,王氏叹了一口气,赶紧用香绢擦拭:“月溪,今天就别去升堂了,好好补上一觉。”池有桂依然一动不动。

“月溪熬了大半宿,说不定是又累又饿。我得给他打个开水蛋,让他吃饱了好睡。”王氏边想边退出书房走向厨房。


一会儿功夫,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蛋出锅,一团红晕粉霞飞,白玉生烟气正暖:“月溪,尝一尝娘子的心意。”


一双纤纤手,左手去捉笔,右手掰指头。刚碰触到池有桂的手,一股冰凉袭来……


“月溪,您怎么啦?”王氏摇了摇池有桂的肩膀,没有任何回应。“月溪,醒醒、醒醒啊!”

……


“甘姐姐,快来啊!月溪喊不醒啦!”顿时,甘、王同哀,举衙同悲。池有桂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白天接着黑夜干,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48岁。


书桌上打开的卷宗,卷宗上待干的墨迹;灯盘里的残支蜡烛,蜡烛里即将燃尽的灯芯……无一不告诉每一个祭奠者:池有桂在最后时刻,用生命向养育他的父母、赏识他的上司、给他舞台的清廷、支持他工作的子民证明——爱民如子匡扶正义,一生忠贞鞠躬尽瘁。


万里归灵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我们綦江输送给福建省的优秀男人池有桂不幸英年早逝,难道只有落下这般悲壮的结局?


不!在中国古代,死后不能进祖坟,是对给祖宗、家族丢脸的人的最严厉的惩罚。


2021年7月25日,笔者一行曾到永新石溪沟,将民国十七年(1928年)的池氏王宜人记功坊上1200余字《池氏王宜人节孝桥落成记》抄录下来,并发现了这一段:


殓毕。吾王宜人欲扶柩归,而甘宜人不从。


王宜人泣曰:今一筇万里,下得归骨故乡,其可乎?于是以六百金给甘宜人听其自守。


而王宜人不告于母氏,不谋■■赀捡箱,筍束椅轿扶柩,独行在途,历尽水陆舟车之苦,辗转年余,尽将吾先公之柩与其什物全而归。

大意就是:


池有桂穿衣入棺后,王宜人以为送夫棺柩回老家是唯一选项,没想到甘宜人却不愿意。王宜人哭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老爷平时待我们不薄,现在我就是凭着一根拐杖,也要陪他魂归万里之外的故乡。


伤心之余,王宜人分给甘宜人600两银子,又担心父母不支持,就带上重要物品装箱上轿不辞而别,扶着灵柩,一个人上路了。历尽水陆转运的舟车劳顿,辗转约一年之久,才回到綦江。


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年里:在烈日下,她闻着令人发呕的异味吃着干粮充饥;在大雨中,她帮着车夫推陷进泥泞中的马车;在风雪里,路滑封山不能过,冻在半途又挨饿;路过高山密林,山贼惊扰;路过村镇,几多悲叹……


《池氏王宜人节孝桥落成记》一文,还有这一段:


舟车新法未明,川闽之间相睽万里。吾族人虽众,胥不愿往。纵吾曾祖妣郑宜人亦宁居故土,三十年中,未当冒死一行也。故其没之日,乡土无一人在焉。


这段话就有蹊跷了:


池家人虽很多,但都不愿意去福建接池有桂灵柩。就是池有桂外出的三十年中,发妻郑宜人都宁愿在屋头独守空房,也没有同行。所以,池有桂逝世时,并没有一个老家亲人在身旁。王宜人在没有池家人监督的情况下,并且有排名靠前的甘宜人拖后腿,能够独立作出万里扶柩的大义凛然决定,是何等的忠贞。


正如池氏王宜人记功坊上的两联:


数万里举目无亲/那堪夫死闽中/矢志竟能归故土,


十九龄甘心守义/纵使神驰地下/抚躬无忝见良人。


苦矣先大夫/卅年宦游闽疆死,


若无贤节母/万里魂归蜀道难。


綦江男人,何其幸也!池有桂的一往情深,赢得了痴情女的倾心回报。在天有灵,此生足也。


孝养翁孙


王宜人来到熟悉又陌生的綦江,又开启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呢?


本来,有桂父亲圣菴非常通泰,给了她500两银子听凭改嫁。结果,她不为所动,坚持留下。


《池氏王宜人节孝桥落成记》一文中还记到:


当其时:圣菴祖与邹恭人遵在堂,吾宜人事之至孝,嫡祖妣郑宜人在室,吾宜人奉之至恭。


道穿了王宜人“受尽万里扶柩之苦”,来到池家后,又踏上了既要代夫尽孝,又要侍奉好“姐姐”(池有桂正妻郑氏)的新征程。


说白了,她在福建,不管池有桂生前还是身后,自由自在。来到綦江,就是个看公婆、“姐姐”脸色生活的“下人”。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许甘宜人的选择是对的。


但王宜人却在境遇迥异的环境中,赢得了亲邻众口“贤哉池氏妇,奇女子矣”的赞誉,难道不更值得称道吗?


接着,《池氏王宜人节孝桥落成记》一文又告诉我们:池有桂与发妻郑氏子池长源,婚后即丧无后,郑氏、甘氏、王氏皆未另有生养。因此将隔房的池龙霖过继给池长源,承嗣香火。


因为“王宜人济通经史”,成了池龙霖及儿子池长书、长诗兄弟俩的启蒙老师,乡邻亲人皆知其对孙、曾孙两代呕心沥血的养育付出,深受感恩、敬仰。


王氏之德,众望所归。终其身以书史自娱,于咸丰元年52岁时,旌表“节孝”,至75岁善终。在清道光《綦江县志》、民国《四川綦江县续志》中,分别以“数千里扶夫柩归葬”、“八千里外扶榇归里”等句褒扬。

通讯员 杨友钱

来源:重庆綦江网

https://www.cqqjnews.cn/qijiang_Department/Department51/2022-03/16/content_4544084.htm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2-3-16 09:54: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1

发表于 2022-3-16 10:07:0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4楼)地板

2

发表于 2022-3-16 10:07:1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贵州贵阳 贵州贵阳
那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从坟墓来看,也是个有经济实力的,那么远送回来,没钱请得起人送吗?所以,说那些都是废话,
5楼

发表于 2022-3-16 11:24:24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没事做,不要去打扰了
6楼

发表于 2022-3-16 21:14:38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4000公里,历时三月,尸体怎保陈?
7楼

发表于 2022-3-16 21:47:1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哪个时候走这么久尸体都烂完了
8楼

发表于 2022-3-16 22:26:0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圆舞(华尔兹) 发表于 2022-03-16 10:07
那都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从坟墓来看,也是个有经济实力的,那么远送回来,没钱请得起人送吗?所以,说那些都是废话,

重要的是福建女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9楼

2

发表于 2022-3-17 17:33:5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着实是奇女子一枚:
1.现存福不享,却愿历尽千辛扶柩归;
2.陌生的綦江,未来的不定数,却甘愿冒险;
3.大户人家,长幼规则甚严,既无子女,也非长房,地位可以想象;
4.能成为隔房孙、曾孙的老师,看来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本身出身就很好。

       池家人为其立坊永铭,看来在池家,她用她的才和德,成为池家的尊者!就是在今天,抛开扶柩不谈,能徳、才如此兼备的,也不易!
        
10楼

发表于 2022-3-24 22:37:48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78963214587 发表于 2022-03-17 17:33
        着实是奇女子一枚:
1.现存福不享,却愿历尽千辛扶柩归;
2.陌生的綦江,未来的不定数,却甘愿冒险;
3.大户人家,长幼规则甚严,既无子女,也非长房,地位可以想象;
4.能成为隔房孙、曾孙的老师,看来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本身出身就很好。

       池家人为其立坊永铭,看来在池家,她用她的才和德,成为池家的尊者!就是在今天,抛开扶柩不谈,能徳、才如此兼备的,也不易!
        

娴德奇女子,后人谁透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5-10 06:49 , Processed in 0.12038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