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7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智创綦江”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2-3-11 15:05: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经验交流 | “智创綦江”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人才是创新发展之源。近年来,綦江区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一点三区一地”建设,积极对接“重庆英才计划”,大力实施“智创綦江”人才项目,通过构建创新格局、培育创新主体、推动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等方式,较好的实现了“人才集聚——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和良性循环,为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构建科技创新空间格局
让创新成为綦江的新名片

綦江区抢抓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契机,谋划打造“一区、一廊、一谷、一城”科技创新空间格局,努力让科技创新成为綦江高质量发展新名片。
(一)全力冲刺国家高新区创建。綦江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积极促进同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等对接合作,培育发展以信息安全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发展以高性能变速器为核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发展以新消费为导向的绿色食品融合产业,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綦齿传动等79家传统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13家企业获批市级数字化车间,成功创建重庆綦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接续创建国家高新区。

(二)大力推进綦万创新经济走廊建设。綦万创新经济走廊是綦江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逐步建立綦江—万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创新资源要素优先集聚,建设关坝—扶欢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文化旅游为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以页岩气化工为主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三)加快建设西部信息安全谷。信息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加速器。綦江区聚焦数据灾备、教育培训、行业安全、金融科技等四大领域,建强用好重点实验室、孵化器,建设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等,构建独具特色的“培训+硬件+软件”信息安全产业集群,优化“产学研用测资服”一体化发展生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全市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

(四)谋划推进北部智慧新城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宜居宜业的综合载体。綦江区突出“智慧”核心内涵,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目标,通过人才引领、生态优先、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建设自主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发展高质量数字经济,建立普惠便捷的民生服务体系,构筑精准高效安全的城市治理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活力源

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綦江区着力提升企业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创新赢得市场、求得发展。

(一)着眼创新要素集聚,丰富人才交流载体。綦江区围绕主导产业,紧扣发展需求,制定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十条》政策,连续2年举办齿轮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信息安全与数据灾备技术产业高峰论坛、“重庆英才大会——智创綦江”论坛等交流活动,依托“智博会”等契机,成功争取齿轮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中国铝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成为永久会址,推动项目、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二)着眼创新平台建设,充实人才发展平台。綦江区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加大创业辅导等方面服务力度。加强孵化器建设,推动陆海传綦智慧数据谷等孵化载体发展,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同时推动齿轮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信息安全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建设。截至2020年底,綦江区有高新技术企业98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科技服务机构52家。

(三)着眼创新龙头引领,强化人才项目支撑。綦江区大力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探索形成重点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和专家人才积极参与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对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的给予配套支持。如綦齿传动公司与重庆大学合作研究的“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内重型商用车变速箱领域技术最先进的上汽S项目下线并批量生产打破市场垄断。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让创新成为发展的主力军

成果转化运用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一步”。綦江区紧盯技术、产业、市场、服务等环节,深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的“试验田”,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技术与产业联结,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綦江区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集群,全面落实《綦江区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等政策,建立以转化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强化政、行、企、校协同,推进产、学、研、用一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成果转化成效。

(二)产业与市场衔接,从“生产线”走向“市场化”。綦江区立足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通过人才的加速集聚,加快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应用,提升创新成果承接转化能力,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打造一批高品质、高市场认可度的“綦江造”科创品牌,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链、供应链无缝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三)市场与服务对接,从“单一性”走向“多元化”。綦江区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服务机构,提供科技成果登记、供需信息发布、技术交易等服务。同时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搭建起“知识—技术—产业—市场—经济”的桥梁,打通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让创新成为人才的代名词

人才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綦江区把人才工作放在科技创新优先位置,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抓政策落实,提升人才凝聚力。綦江区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统筹实施“智创綦江”人才项目,优化落实“暖心十条”等人才引育政策,推行“学科+产业”“企业新型学徒制”等模式,大力引育能够带动技术突破、推动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广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政 府、高校、企业之间人才互动合作。截至2020年底,柔性集聚两院院士6名,引进创新示范团队50个,评审认定各类人才585名,建立新型智库专家库231名,与13所市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二)抓机制创新,提升人才创造力。綦江区始终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探索制定项目申报、表彰奖励、薪酬待遇等方面激励政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促进待遇与能力相匹配、地位与贡献相联系,以科技人才“名利双收”带动科技创新“质效并提”。截至2020年底,建立1亿元的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创业种子基金,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1.3亿元。

(三)抓服务质量,提升环境吸引力。綦江区当好服务人才的“勤务兵”,扎实开展“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助科技工作者作贡献”行动。加快建设人才公寓、人才公园,实行人才服务制度,优化“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为人才工作生活、配偶就业安置、子女入学入托等“关键小事”提供“保姆式”服务,推动服务事项马上办、优先办,大力营造安居乐业、团结协作、鼓励竞争、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各类人才能够舒心生活、凝神创新、聚力发展。

来源:綦江区委组织部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2-3-11 15:05: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2-3-11 15:50:4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不知道为什么很少有人评论你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5-10 05:36 , Processed in 0.102573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