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01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农民版画远销国内外,越来越厉害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2-2-5 13:37: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风正巴渝陪你过年丨一拓一印绘就幸福画卷

正月初五,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商人们在这天会贴上“开市大吉”的大红对联,寓意来年万事亨通;南方市民喜欢讨这样的“彩头”,开门纳福,亲朋好友间互赠礼物,祝福日子红红火火、来年五谷丰登;在綦江,人们则喜欢送上亲手制作的版画,外出的打工者们更是会早早地在行囊里备下一幅版画,带着这份“乡愁”奔赴远方。今天,风正巴渝就带你走进“农民版画之乡”,领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綦江农民版画的艺术魅力,一同去探寻画纸上的乡村史诗。

《福虎》

《虎娃送福》

《十二生肖 虎》

《直播相助得幸福》

“碧水沿綦市,扁舟过几城。全家荷安稳,树色隔江迎。”这是清代诗人李天英吟诵的綦江美景。

一方山水孕育一方文化,地处“渝南门户”的綦江,山川秀美,景观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尤为丰厚。汉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等20多个民族聚居于此,民间民俗文化多姿多彩。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历经上千年生活与艺术的交融,孕育出了中国民俗工艺美术珍品——綦江农民版画,它不仅是重庆对外交流的响亮名片,也是綦江人心目中深深的乡土烙印,更是被国际艺术界誉为“东方毕加索”的原生态艺术。

綦江农民版画源于明清年间的木版年画,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图画,再采用人工拓印而成的纯手工之作。在传承木版年画的基础上,还吸取了石刻、木雕、布贴、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蓝印花布、扎染、蜡染等传统民间艺术精华,表现手法大胆粗犷,刀尖与木料的较量,色彩与纸张的结合,作品构图明快,颜色大胆,在古朴稚拙里透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作品大都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民情风貌和生活气息,如在春耕播种时农民的犁田插秧,秋收时农民的打谷装仓等,是巴渝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代表。

綦江农民版画摒弃写实主义,讲究自然大方、意到笔到情到,伴随着创作者强烈的情感,把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热爱主观地融进画中,情到深处画面生姿,意趣盎然。

綦江农民版画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千变万化的剥落肌理效果、一版多色运用的巧妙技法、反复印制的丰富表现力。

版画创作主要分为六个步骤:

画稿
结合对平时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艺术家们把对生活的点滴感知融入到笔尖中,形成画稿。

转稿
艺术家用拷贝纸将已经定稿的草图反转拓印到木板上。

雕刻
版画的起源是木版年画,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艺术家用刀在木板上进行印刻,雕刻出图稿的总体面貌。

上色
上色要均匀,不能破坏整体结构,特别是要反复上色,对版画内容的色彩进行深度调和。

拓印
把画纸覆盖在已经上色的木板上进行反复拓印,上一层颜色就要拓印一次,从而达到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效果。

装裱
待拓印好的版画作品自然晾干即可装裱。

2011年4月,綦江农民版画成为重庆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年丰人心乐,人乐画笔勤。生产生活的巨大变迁为綦江农民版画创作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在綦江,人们对版画的热爱无关年龄,年过七旬的村民也在坚持进行版画创作。

重庆市文化交流中心和綦江农民版画院协办的《乡土圆梦——重庆綦江农民版画艺术展》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开幕。

在不断传承创新中,綦江农民版画曾先后在北京、天津、成都、武汉、南京等多个城市举办展览,并应邀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展出,有1500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省(市)博物馆、中国驻外大使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

2019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 府将这幅题为《应时而作》(又名《24节气》)的套色版画作为礼品,赠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这幅版画的作者,是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綦江农民版画传承人——李成芝。

李成芝出生在綦江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84年,她参加了在镇上举办的农民版画创作培训班,从此就爱上了这门艺术。如今已55岁的她坚持传统画法,作品古朴稚拙、夸张浪漫,创作的百余幅作品中,有80余幅作品入选省级、国家级展览,并多次赴海外做文化交流,被誉为“拓在纸上的中国农村发展史”。

非遗传承人李成芝正在进行版画创作

除了进行艺术创作,现在的她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推广和普及綦江农民版画,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年一代了解和掌握版画创作的传统技艺。

“我们版画院的老师,每年都会对綦江中小学校的美术老师进行培训。以前版画的创作群体是农民作者,如今中小学的美术老师已经成为主要的创作力量。”李成芝说道,綦江农民版画已被正式列入了綦江区的中小学课程,一批来自各个行业、熟练掌握版画技艺的创作队伍正在逐渐壮大。

近年来,綦江先后建起了农民版画院、重庆创意产业基地,常态化举办版画培训班,成立了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使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打烊,正是一年中最畅销的时候。我们根据农民版画家们作品的寓意、色彩,开发设计出丝巾、抱枕、雨伞等数十种文创产品,把艺术做成产业,助推文化升级发展。” 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黎巧说。

如今,綦江农民版画及相关文创产品已成为春节的热销产品。春节前夕,綦江农民版画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已接到了50多笔订单,订购礼品装版画、丝巾、抱枕等作为春节赠礼,邮寄给外地朋友。

来源:风正巴渝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2-2-5 13:38: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2-2-5 13:51:4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2-2-5 14:07:5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5楼

发表于 2022-2-5 19:03:30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
你家里客厅挂了几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5-10 13:27 , Processed in 0.119033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