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6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公布,綦江两个地名入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10:15: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公布
綦江两个地名入选

近日,重庆市民政局发布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依据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评选出96个历史地名。加上第一批公布的115个历史地名,现共有211个受保护的历史地名。根据地名保护要求,对列入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地名实施分级分类保护。

●仍在使用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
●尚未使用的地名,应当按照有利于保护传承、地域就近原则优先启用;
●对确实不能启用的,应当采取设立纪念性标识物、立碑等措施加以保护。

因城乡建设、改造或者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确需对历史地名作出是否保留使用决定的,民政部门或者专业主管部门应当通过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专家和社会公众意见。

此次重庆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綦江区2个地名榜上有名,分别为麻乡约民信局、灵应岩。加上第一批公布的东溪镇、韩国临时ZF遗址两个历史地名,綦江区现共有4个受保护的历史地名。
麻乡约民信局
麻乡约民信局是西南地区最早且保存最为完好的邮局,创建于清同治六年(1866年),结束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创始人是綦江近代运输业巨子陈洪义,陈洪义的先辈当过“乡约”(相当于后来的街正和保甲类职务),加之他面部有麻子,故民间称他的“乡约”为“麻乡约”。陈洪义以“麻乡约”为招牌,在东溪创办了麻乡约民信局。

麻乡约民信局位于綦江区东溪古镇书院街丁字路口处,建筑面积220多平方米,石门框两侧均由2.5米高的条石构成,上方左右凿有三齿形图案装饰。门的厚度有10厘米,是古老的五丘田木质门,每丘田均有斜线条纹点饰。门楣上刻有“当衢向术”四个繁体大字,“衢”是指大路,整体的意思是面临“通衢大道”,传递信件方便快捷。门两边的石柱古朴沧桑,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大门左右环绕着两个对称的圆形花纹图案,是当时的邮徽。

麻乡约民信局见证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历史以及古代邮政运输业的变迁。

灵应岩
灵应岩石刻遗址位于綦江区中峰镇龙山村,临清溪河,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相传,远古时代,三位猎人在原始丛林围追一头山羊至灵应岩附近,山羊消失无影无踪,这时丛林中走出一位怀抱两个男婴的美妇。此时,部落已经几十年没有生育男孩,面临绝种之灾,猎人向美妇瞌头乞求给他们一个男婴传宗接代,美妇点头一笑,化一股青烟飘然而去。一年之后,该部落陆续生下多名男婴,人丁从此兴旺起来,于是将此地取名“灵应岩”。

明朝时期,当地人在灵应岩前修建了一座寺庙,称“灵应寺”,庙里供“送子菩萨”,并在灵应寺前立下男性生殖器图腾让求子的人们膜拜。人们得到应验之后,便来寺前立桅还愿。后来“桅子”无处可立了,人们就延清溪河岸古栈道两侧而立,进而改变方式,将男性生殖器刻在山岩石壁上。总计多达3000根,长度多在1.5米左右,最长的达3.5米。当地人又把这里称为桅子岗。


专家一致认为:灵应岩桅子岗是“男根崇拜的圣地”,是全国汉族聚居地区唯一的生殖崇拜文化遗址,属世界少有的特色地域文化,既具有原始性,又具有唯一性,很有民俗、史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摩价值。称中峰镇为“中国男根图腾之乡”。2009年12月,渝府发(2009)118号文件批准中峰灵应岩石桅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綦江民政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2-1-18 10:20:1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此帖仅作者可见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2-1-18 10:39:0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此帖仅作者可见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2-1-18 18:48:5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此帖仅作者可见
5楼
发表于 2022-1-20 06:21:1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广东深圳
此帖仅作者可见
6楼
发表于 2022-1-26 13:20:4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广东深圳
此帖仅作者可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4 03:00 , Processed in 0.11526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