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綦江区民政局紧扣“三聚焦”,严格履行“三基”职责,一手抓当前,一手谋长远,全区民政工作迈入新阶段、实现新作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了民政力量。
基本民生保障展现新风貌。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物质+服务”救助,引进有资质第三方机构上门为全区5000余名全自理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累计为4.8万人次提供有效服务3.2万小时,服务满意率达98%,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获区委书记批示肯定。试点开展社会救助审核权限下放工作,力争实现权下移、事快办、底兜牢、人满意服务目标。建成投用綦江“智慧民政”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社会救助“四级联动”,社会救助精准度大幅提升。今年以来,累计支出民政救助资金近1.8亿元,为3.4万余名特殊困难群众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基本生活保障。
养老服务事业创造新业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位居全市前列。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全市领先,我区2所农村敬老院获评全市唯一的三星级养老机构,全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在2021年全市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市政 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等市领导来綦调研时,对我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表扬。探索民政服务机构安全监管标准化建设新模式,搭建“1251” 安全监管平台,建立自动预警主动推送机制,实现全方位实时化监管。
慈善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创新开展“互联网+慈善”工作,2021年“99公益日”活动募集资金8032万、居全市第一,为助力乡村振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改善民生等发挥了重要补充作用,区慈善会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99公益日”先进集体,区慈善会秘书长被中华慈善总会评为“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市慈善总会今年在我区召开四个现场会议,向全市总结推广我区慈善工作经验。
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提升。圆满完成第十一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全区381个村(居)民委员会全面实现“一降一升”“两个百分百”“两个至少”目标。建立城乡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累计发放城乡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1.9万人次5549.5万元。大力培育社会组织,目前全区登记社会组织335家、资产总值达到2734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922个。全覆盖建立街镇社会工作站和志愿者服务站,出台社工人才发展文件,将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平安建设考核重要内容,2021年社工考试报名人数增幅达90%、创历史新高。
未成年人保护迈上新台阶。成立綦江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联合34个成员单位共同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积极争取将社会福利院创新转型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帮助79名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集中养育6名无人监护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有效提升儿童福利服务,为全区5132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购买社工服务,3991名困境儿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将1141名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管。
专项事务管理取得新成绩。圆满完成第四轮渝黔线界线联检工作,得到市民政局领导充分肯定。科学编制殡葬“十四五”规划,规范有序开展殡葬执法,我区3家公墓经市级审核成为节地生态安葬单位。婚姻登记实现跨省通办,严格依法办理婚姻登记近8000件,办件合格率100%。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认定精准,连续4年“零差错”,得到民政部和市民政局高度认可。落实31名长期滞留无法查明身份流浪人员户籍,为89名流浪乞讨人员“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全年救助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208人次。
来源:綦江民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