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381|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桥河闸坝原来还是抗日战争遗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1-12-17 09:23: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抗日战争遗址——大华闸坝



远处是渝黔高速公路和渝贵铁路。



鸟瞰大华闸坝。

桥河闸坝是綦江河上11座闸坝之一。这座闸坝建成之初名为“大华闸”。

它的功能是使河水水位升高,保证綦河上航船运输。

如今,固若金汤的大华闸依然横卧在綦河上,但由于航运衰落,大华闸已经被冷落并停用。

关于大华闸的建设,还得从抗日战争说起。

据《抗战綦江》等书籍记载,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37年10月,国民政 府迁都重庆。成为抗战时期首都的重庆,市区人口从37万陡增至120万,物资供应极度紧张。充分调拨重庆周边物资供应,成为国民政 府的当务之急。然而,重庆周边地形复杂,陆路运输不方便,打通水路就成了头等大事。

随后,汉阳钢铁厂(后来的重庆钢铁厂)迁到重庆大渡口,钢铁厂需要的燃料和铁矿原料都产自綦江,都必须经綦河用木船运往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綦江成为当时重庆重要的资源基地和枢纽通道。

綦河流淌于崇山峻岭之间,弯多滩险,水流迂回,洪水季节,大水漫江,汹涌澎湃,洪水过后,河道干涸,浅滩毕露。綦河河床狭窄,险滩多,陡坡急流多,落差大。

“綦江之铁矿,南桐之煤焦,均借水道运输以供钢铁厂冶炼之用,然而綦河上游滩顽、水恶,涨落无常,急需整治。”因此,1938年,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向国民政 府提出报告,要求整治綦江河及支流。

1938年3月,国民政 府下令当时全国最大的水利机构“导淮委员会”对綦河进行整治。

1938年8月,綦江大闸坝正式动工。按照导淮委员会的设计,綦江河的整治分“初步整治工程”、“渠化工程”两期进行。初步整治即:在綦河支流蒲河的石板滩、大场滩、桃花滩三处各建一座闸坝,以保持最低水深1.2米;在綦河干流的盖石峒、羊蹄峒两处也各建一座闸坝,保持最低水深1.5米,以保证全河直接通航。

当年,按照导淮委员会的计划,綦江河上要建20座大闸坝,还采用冯玉祥将军“中华常胜利,民族庆复兴,道德本忠义,公理生和平”一诗中的20个字来命名大闸坝。由于各种原因,这20座大闸坝最终没能全部完成。

【大闸坝被停用】

大华闸坝建在綦江河左岸的大石滩上。据史籍介绍,民国29年(公元1940年)4月,大华闸坝建成挡水堤工程,由于资金缺乏,物资供应有限,工程进行得非常困难。

按当时建闸坝的惯例,导淮委员会在綦江河上每建好一座闸坝都要立一块“建闸纪事碑”。但记者查了很多文史资料,也在大华闸现场四处寻找,以及询问当地人,也没有发现“建闸纪事碑”的踪迹。不知道是当年根本就没有立碑,还是后来碑被破坏或是被洪水冲走了。因此当年修建大华闸的经过就无从知晓了。

好在大华闸坝还在,看到这个庞大的水利工程,就能想象出当年修筑闸坝的艰难险阻。

大中闸、大华闸、大常闸、大胜闸、大利闸……每隔十多里,綦江河上就横跨着一座大闸坝,全程共有11座。綦江区境内有8座。这些大闸坝有效地疏通了綦河航运,使之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物资流通的生命线,这些大闸坝虽说不是在抗战前线,但它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綦江县先后对各闸坝进行闸门改造、坝体维修,对一些区间航道进行整治。

1956年11月5日,经重庆市人民委员会批准,綦河上的船闸进行了更名。大智闸更名为三江闸,大仁闸更名为石角闸,大勇闸更名为桃花滩闸,大信闸更名为盖石洞闸,大严闸更名为羊蹄洞闸,大中闸更名为石溪口闸,大华闸更名为桥河闸,大常闸更名为綦江闸,大胜闸更名为桥溪口闸,大利闸更名为车滩闸,大民闸更名为五福闸。

如今,这些抗战时期修建的船闸,仍然存在于綦河上。由于航运衰落,这些大船闸也被冷落并最终停用。

【宝贵抗战遗址】

近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桥河村綦江河上的大华闸坝。记者看到,綦江河水域宽广,水流湍急。两岸植物茂盛,几只鸟儿在河上飞翔。河水流过大闸坝时,还形成了非常壮观的瀑布。由方块石构建的坝体依然固若金汤。大闸坝上的设施虽说已是锈迹斑斑,但基本上完好无损。阳光很热情地照耀着闸坝,坝上还有几位市民沐浴着阳光悠闲地钓鱼。

大华闸坝的对面是老川黔铁路,虽说老川黔铁路上的绿皮火车消失了,但货运列车仍然在铁路上欢呼奔驰,间隔不足十分钟就会有一列车轰轰隆隆地驶过。在这里还能看到架在綦河两岸、横在綦河上空的渝黔高速公路和渝贵铁路,以及不远处的綦江工业园区公路。

大华闸坝、川黔老铁路、渝黔高速公路、渝贵铁路、綦江工业园区公路,5条年时代不同的交通运输线,奇迹般地在綦河两岸这个相距不足800米的地方相遇。年代不同,设施不同,但它们的目标一致。这5条交通运输线见证了我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记录了中国交通历史性的变迁。站在大华闸坝上,时空穿越感非常强烈,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大华闸坝建筑的地方,正好是一方坚硬的岩石。往上步行20多级台阶,便来到了綦江区港航海事务中心桥河管理站的管理房前。从闸坝到管理房的石梯,虽然已经重新修建过了,但仍然遗留有之前的老石板阶梯。

管理房后有一条公路通达桥河綦江公业园区和綦江高新区。站在高新区公路上就能鸟瞰大华闸坝局部。当年修建闸坝的工程人员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建设的大华闸坝,已被更先进的交通运输设施替代,当年因水运码头而兴旺的桥坝河还建起了高楼大厦,成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时光荏苒。祖国建设蒸蒸日上,交通发展日新月异。大华闸的历史已经成为记忆。

文史专家指出,綦河上的船闸是不可多得的抗战遗址。

有市民建议,加强綦河上船闸的保护和利用,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綦江旅游文化的宝贵资源。
文图/记者 张学成

来源:綦江日报
http://qjszb.cqqjnews.cn/pc/202112/17/content_22662.html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1-12-17 09:23: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1-12-17 09:30:26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浙江
前年热天脕上11过去洗澡过!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1-12-17 09:43:2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玫瑰金 发表于 2021-12-17 09:30
前年热天脕上11过去洗澡过!

没人打你望吗
5楼

发表于 2021-12-17 10:09:4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浙江
6楼

发表于 2021-12-17 11:42:3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我父亲在大办钢铁的年代用船给四钢送菜,那个年代好多人都没饭吃
7楼

发表于 2021-12-17 11:46:00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听父亲说送到四钢食堂了,吹事员都要给几个馒头给他们吃,父亲说那年代他还没饿到
8楼

发表于 2021-12-17 11:56:10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綦江的繁荣都成了过去
9楼

发表于 2021-12-17 12:15:14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10楼

发表于 2021-12-17 13:13:00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9 23:20 , Processed in 0.14163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