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桥河老街走一走
人们行走在桥坝河老街上。
桥坝河老街还留有明清时代的古道。
綦江河自古以来就是川黔两地重要的水运通道。有水上运输就必定有码头,有码头就必定有人群聚集,就有茶楼饭馆商店客栈,就有商贸流通,经济得以繁荣。
桥坝河老街就是这么一个因水运码头而生,因商贸流通而繁荣的码头集市。码头的繁荣,孕育了昔日桥坝河老街的兴盛;码头的消失,也影响了老街的繁荣,甚至被时光遗忘。
【桥坝河老街】
桥坝河是一个地名,属綦江区古南街道。老川黔公路(210国道)从桥坝河穿过。
桥坝河老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綦江齿轮厂却是远近闻名。
桥坝河是因为綦江河岸的平坝得名,还是因为綦江河上的船闸闸坝而得名?桥坝河之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桥坝河老街是什么年代建成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
几年前,在没有修建沱湾上升街至綦江高新区的公路前,桥坝河老街有一条石板路通向綦江河边。“路是由石板铺的,比一般的路要宽得多。”据桥坝河居民刘建国回忆,这条石板路就是以前码头上搬货到街上的路。他小时候都还看到“背夫”背着东西在这条路上走。距石板路大约300米的地方也有一条公路,可以直通到河边的船闸管理处。刘建国说,公路可能是抗日战争时期建桥坝河船闸时修成的。
关于桥坝河的历史,《魅力古南》书上有一段记载“桥河原城郊区桥河乡,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5公里。清朝末民国初,桥坝河隶属遵里管辖。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实行乡镇保甲制,将桥坝河改为桥河乡。1955年至1962年为城郊区公所驻地。桥河境内除綦江齿轮厂外,还有原綦江县玻璃厂、綦江县供销社印刷厂、綦江县第二服装厂、城郊区饲料加工厂、校办三联印刷厂等。
书中介绍的是桥河乡的情况,关于桥坝河老街的历史基本上没有文字记载。
【老街被冷落】
从桥坝河这块土地的发展史看,桥坝河经历过两次巨变,第一次是1939年綦江齿轮厂落户桥坝河;第二次是1946年2月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1939年綦江齿轮厂落户桥坝河,让桥坝河的乡村变成了大工厂。资料显示,綦江齿轮厂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地面积63万平方米。随着齿轮厂的不断发展,工厂的员工越来越多,桥坝河的社会经济也日渐繁荣。
1946年2月,川黔公路正式通车。川黔公路桥河段与桥坝河老街中间仅隔一排民房。也就是说,桥坝河老街背靠川黔公路。川黔公路建成通车后,桥坝河的交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綦江河水上运输已不再是主要的交通通道了。和中国大多数乡镇一样,人们在公路两旁建起房屋,以公路为街市,茶楼、饭馆、客栈、商店等就建在公路两边,形成新的繁荣集市。老街逐渐被冷落。
资料显示,鼎盛时期的綦江齿轮厂拥有7000多名员工。齿轮厂生活区高楼林立,街道宽敞,树林成荫,幼儿园、学校、电影院、医院、商店、农贸市场、休闲广场等设施齐全。齿轮厂生产红火,蒸蒸日上。玻璃厂、服装厂等乡镇企业效益不断增长,桥坝河经济日渐繁荣,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2013年,綦江齿轮厂企业转型,家属区7个村与企业剥离分开,社会职能移交古南街道管理,綦齿社区应运而生。目前该社区常住人口过万人。现在的綦齿社区就是桥河坝最繁华的地方。
地域格局的变化促使桥坝河这个地方的商贸集市,逐渐转向了齿轮厂生活区,老街被冷落也是必然的结果。
来源:綦江日报 http://qjszb.cqqjnews.cn/pc/202112/10/content_2254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