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綦江凤凰山位于綦江西北部的永新镇罗家甸后的凤凰山,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万亩梨园让人知晓,而待字闺中的凤凰山庙却另有一番风情。 
 
凤凰山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三百年历史,后在嘉庆、光绪年间也曾多次修复。建筑别具风格,石墙素瓦,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殿堂分为上下层,逐层而上。 
上层主要供养神像,其雕塑形态逼真,端庄肃穆。下层主要是摆放当地百姓在各历史时期对寺庙维修捐资情况,诸如“广种福田”、“文昌会”之类的石碑,以及供拜佛进香的客人休憩之用。但因寺庙曾遭严重破坏,而今难睹当年风采。还有那凤凰山寺古韵尤存,神像雕塑形态逼真,端庄肃穆;仙山天池波光粼粼,秀丽异常,真乃“一泓天池水,层峦叠嶂峰,苍穹云袅娜,飞来万道虹”。又看隐身大佛,慈眉善目 气宇轩昂,可谓“山若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那头顶灵芝仙草,腰有金蛇环绕,足成幽深溶洞的灵芝奇峰,吐仙草之灵气,纳百姓之祥瑞,多么奇妙壮观。 
 
 
半山,一座古老石寨映入眼帘,虽门楣已毁,但建筑风格却能使人一目了然,感受到一种古老韵味。穿过石寨蜿蜒而上,古老石径完好无损,沿石径到山顶,回头观看,石径之险也。放眼望去,但见一巨石形若香炉,乃香炉石刻之景。驻足“香炉”旁抬头仰望,如擎天玉柱,参天问苍穹。香炉石上镌刻着“凤凰仙山”4个大字,端庄有力,气势浑厚,格外醒目,引人入胜。香炉石上空彩虹当空,则浮空石桥之作,身临其境,有凌空欲飞之感。 
 
凤凰山位于綦江永新镇南,海拔1182米,山势连绵起伏,雄伟险峻,沟壑纵横。山上植被保护良好,苍松翠柏应有尽有。有“凤凰仙山、云霭瑞祥”之美誉。清《綦江县志》记载凤凰山云:“势翘起如凤,石径九折而上,寺前一石兀起,空所依傍,名‘香炉石’,高约3丈,镌‘凤凰仙山’字。乡人陈继源建石桥,浮空搭过,亦奇险也。”远观山形,山巅两侧呈双翼状,形若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山,当地人习惯称“凤凰仙山”。 
 
凤凰山寺距今约三百年历史,后在嘉庆、光绪年间也曾多次修复。寺庙建筑别具风格,石墙素瓦,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殿堂分为上下层,逐层而上。上层主要供养神像,下层主要是摆放在各历史时期对寺庙维修捐资情况。但由于岁月更佚,寺庙原貌又未完全恢复,旧日的盛景再难看到。 
 
凤凰山海拔1182米,与长田山紧紧相依,山势连绵起伏,雄伟险峻,沟壑纵横。有“凤凰仙山、云霭瑞祥”之美誉。清《綦江县志》记载凤凰山云:“势翘起如凤,石径九折而上,寺前一石兀起,空所依傍,名‘香炉石’,高约3丈,镌‘凤凰仙山’字。远观山形,山巅两侧呈双翼状,形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山,当地人习惯称作“凤凰仙山”。 
 
凤凰山寺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三百年历史,后在嘉庆、光绪年间也曾多次修复。寺庙建筑别具风格,石墙素瓦,飞檐翘角,画栋雕梁,殿堂分为上下层,逐层而上。上层主要供养神像,其雕塑形态逼真,端庄肃穆。下层主要是摆放当地百姓在各历史时期对寺庙维修捐资情况,诸如“广种福田”、“文昌会”之类的石碑,以及供拜佛进香的客人休憩之用。在凤凰山寺前,有一长约3米左右的浮空石桥。石桥的另一端是被当地人称之为“香炉石刻”的巨石,悬空于半山腰。巨石高十米左右,分上下两层,下层占地面积约有2平米,上层约有5平米。上层压住下层,多出的部分凌空突兀,看似摇摇欲坠,但多年的风雨并没有对这巨石造成损害。 
来源:百度百科  
图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