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成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10月17日,在安稳镇麻沟村,70岁的吴华全老人抑扬顿挫地朗读他自创的打油诗,诗意里充满了哲意。
是什么让吴华全老人对人生有如此不一样的参悟呢?他给我们讲述了綦江历史上两任知县到安稳贺寿的故事。
老孺人古稀之庆
回族知县送贺匾
吴华全给我们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回族知县的贺匾。
他一边讲,一边带着我们小心翼翼地穿过一片荒草地,来到公路坎下张啟平家,一幢两层砖楼院坝前。“就是它,清朝的对子,以前挂在沙坝湾老宅堂屋大门,是张啟平的祖先张潜奎妻王氏满七十,其秀才侄儿张宗林撰写的。古董哦!”吴华全指着斜靠在屋檐下的“抱对”说。
“四德”并不对“三从”
笔者一行快速凑了上去。这是由长270厘米、宽25厘米、厚1厘米的两块古木制成的半圆弧形木匾,每块重约30斤。木匾阴刻着“四德克娴已历四百二十甲子,三多延庆共祝三万六千春秋”24个行楷鎏金大字,旁边还分别刻有“恭维大阃范张府王孺人古稀之庆”“众亲族顿首拜祝”共21个楷书小字。
看到此,笔者不禁想到,在人生百年春秋的周期里,到底该有一场怎样的盛宴才是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经吴华全解读,“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是古代对妇女的要求,始见于《周礼·天官·九嫔》。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其次是言语,有修养,说话得体,言辞恰当;然后是相貌,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最后是治家之道,包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三多”,即华封三祝、福寿三多,出自《庄子·天地》。是华地封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祝寿、祝富、祝多子,合称三祝。后用为祝颂之辞。
这一点,笔者闹了个笑话,看到上联是“四德克娴”,想当然地以为下联就应是“三从延庆”,原来是“三多延庆”。
贺词算法非寻常
面对我们对“四百二十甲子”“三万六千春秋”的不解,吴华全打趣地笑道,“这不是祝万岁万岁万万岁,活成老妖精也要不得。”
原来,此处的“四百二十甲子”是按天计算的,360天/年×70年÷60天/甲子=420个甲子,意思是寿星今天满七十。“三万六千春秋”也是把一天比作一年,计算依据为360春秋/年×100年=36000春秋,意为恭贺寿星长命百岁。
寿匾来头不一般
中间的那块长215厘米、宽95厘米、厚1厘米,重约80斤的“德寿齐芳”横匾已有些损坏。笔者一行根据尚可辨认的“特授四川重□□□□□正堂加五级纪録十二次马题”“□□□寿王氏淑立”“大清咸丰元年辛亥岁季夏月□□□吉旦”,结合清《綦江县志·职官》中“马文波,贵州开泰县进士。(道光)三十年二月任(知县),咸丰元年六月卒于官”推测,该寿匾为少数民族(回族)知县马文波题写,且极有可能是马知县生前送出的最后一块寿匾。
从以上分析可以判断,抱对和寿匾距今已超170年。吴华全一直没弄明白,“抱对”是用什么上好的木料制作的,前160年一直挂在户外堂屋门口,近10年,户主却任凭它日晒雨淋,但“抱对”丝毫没有裂纹开缝的迹象。
金丝楠?黄花梨?紫檀木?红豆杉?毕竟这里在清代叫樋树坝(今沙坝弯),难道是古代安稳常见的樋树?这个我们不得而知,需要时间去鉴定。
二十岁富绅办寿酒
邱县令来贺“文方尸比”
正在兴头的吴华全老人又给我们讲了一个安稳老一辈几乎都知晓的,关于张家做寿的故事。
喜迎贵宾邱县令
据说乾隆四十九年某个雨后天晴的好日子,安稳麻沟坝张家庄唢呐齐响,锣鼓震天,数十桌流水宴高朋满座,来来往往的客人把庄外的三合土大道踩得泥泞不堪。原来是张老夫人文氏的独孙子张龟藏20岁生日。三亲四戚、左邻右舍都来扎场子贺寿,迎送报信的李管家都站在了500米开外的青龙垭口,不停地作揖打拱,客套话说个不停。
“邱大人来啦!小的在此恭候多时,请——请,请、请——请!”新任綦江知县邱璘,接到张家请帖,也来与民同乐,顺便体察民情。
张龟藏20岁办酒,怎么能惊动县令大人?原来是张家自明末入川以来,先祖审时度势,先是配合清廷扫清南明残余势力,后又在征讨吴三桂叛乱时出力甚多,数代经营,家大业大,成为一方富绅。且每遇县令倡捐都毫不吝啬,成为綦江县衙的座上宾。邱县令初来綦江,也需要打理好与知名乡绅的关系。
县令贺词满堂彩
李管家边弯腰边引路,侧身在邱县令轿旁,连走带跳把尊贵的客人引入庄园。邱县令看到满堂喜闹,不动声色,吩咐纸笔拿来,挥毫泼墨一气呵成,“文方尸比”贺字曲屈狂草、龙凤蟠结,右上“特授四川重庆府綦江县正堂加三级纪录邱写”,左下“贺张府龟藏弟弱冠,大清乾隆四十九年甲辰孟春吉旦”绵中露锋。
跑腿的喜气洋洋,立即把邱县令的贺字高贴户对顶上光耀门楣,统领众贺,宾客纷纷叫好,七嘴八舌建议:县太爷赐墨宝,张府荣光,接下来该制匾收藏。
寿星张龟藏知悉邱县令驾到,第一时间就偕同母亲余氏进里屋搀扶祖母文氏,一家老少出来迎接,恭请入坐**位。没想到邱县令不摆架子,早就贺词高挂。只是寒喧客套两句就以公务要紧辞行,张府挽留不得。
送到青龙垭口,邱县令强叫张家老少留步。送客归来,张龟藏自然想借县令威严解读一番图高兴、炫门望,顺便在目不识丁的亲朋乡邻面前卖弄学识,便叫喝得兴起、吃得高兴的都随他一起仰头细看邱县令贺词……
“文方尸比”酸楚泪
大家正待静听寿星喜吉良言,突然,张龟藏脸色大变,俯身向老夫人耳语两句,就朝青龙垭口飞奔而去。颤颤巍巍的老夫人也带着一家人紧跟快赶追了出去。
张龟藏毕竟年轻,几分钟就在青龙垭口下方不远处追上了官轿,扑通一声长跪不起。等到老夫人一行赶到,全家齐跪向邱县令。老夫人一把鼻子一把泪,说出原委企求原谅。
古时候
结婚早,10多岁就结婚生娃,张家也不例外。但不知撞到哪路短命鬼,一直生龙活虎的男主人都不到20岁就因病死亡,留下孤儿寡母,苦撑张家不倒。这样连续多代,相比族宗,人丁不旺。为了打破这个魔咒,他们想不尽的方、信不完的术,把才生下来的命根子以“柏木坚固耐用几百年”寓意,取名张柏强,结果仍是没活到20岁。柏强儿子的名字更直白叫张石硬,也没有硬过20年。石硬的儿子张铁锤,同样没有管到两个10年。铁锤的儿子张天柱,才满19岁,就让刚满月的儿子头顶的那块天塌了下来……
数代单传到张龟藏,老天爷长脸,他们这一脉张,才迈过了这个20岁的坎儿。所以斗胆打破“父母在不办酒”的传统,企望通过寿庆冲喜,结束这连绵六七代活不过20岁的魔咒!
邱县令才来綦江,当然不知张家的悲往。一接到张龟藏20岁的寿贴,以为安稳当地有滥办酒席的恶习,自然火冒三丈。为了整肃民风,他不顾劳顿,头天五更就早起,赶到东溪歇一晚,只为次日中午前赶到酒席正酣时,出张家的丑:“文+方、尸+比”,两两组合,不就是骂张龟藏20岁办酒是“放屁”么?
老夫人文氏一番苦楚倒出来,梗在张家数代人心头那个结,吐得酣畅淋漓。邱县令也满脸通红,后悔自己没有深入调查鲁莽行事,下轿挽扶着老夫人回到张家……
文图/通讯员 杨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