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有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市民在区人民医院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加强免疫疫苗。记者 成蓉 摄
本报讯(记者 成蓉 邓大伟)“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和接种记录……”10月18日,记者在人民医院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看到,不少市民前来登记接种加强免疫疫苗。
据了解,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一部署,10月11日起,重庆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服务,目前,我区29个疫苗接种点均可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新冠病毒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后,在预防重症、降低死亡等方面效果显著,但疫苗接种一段时间后,存在疫苗对一些人员保护效果减弱的情况,加强免疫可以使已经逐步减少的中和抗体快速增长或反弹,从而产生更好的保护效果。”区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副科长邓红莉介绍,此次接种人群主要为完成了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且第2剂次接种完后间隔时间已满6个月。
同时,邓红莉提醒,市民接种后,还是要现场留观30分钟,没有异常才能离开,回家后,尽量避免饮用刺激性食物,如有体温超过38度,且连续两三天未缓解,以及身体有其他不适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的情况,请务必要到医院及时就诊。此外,之前在外地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的市民,也可以在本地疫苗接种点就近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新闻里面和单位里面都在宣传加强针,我看了下,自己符合条件,所以就趁空余时间来打了。”市民梅娅林说,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利于自身健康,自己也会向身边亲朋好友宣传,让大家尽快来接种。
据悉,截至10月18日下午4点,我区已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20余万剂次,其中加强针累计3200余剂次。
1、接种目标人群
对全程接种2剂次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只针对科兴、生物,不含智飞)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
按照“应接尽接”原则,优先在感染高风险人群(包括口岸、海关、移民、国际交通、医疗卫生、监所相关 工作人员和监所被监管人员以及出国人员,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等疾病传播风险较高人群)和保障社会基本运行关键岗位人员(包括公安、消防、应急、交通、物流、邮政快递、养老、精神卫生福利、环卫、殡葬、救助管理、市场监管、新闻媒体、 社区工作者和机关事业单位中直接向公众提供服务等维持社会基本运行人群,水、电、煤、气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关键岗位职业人群)中开展加强免疫,统筹考虑口岸、边境、重大活动等疫情防控需要和60岁及以上等感染后导致重症风险高的高危人群等因素,逐步扩大加强免疫接种人群范围。
对其他符合条件且有接种需要的人群提供加强免疫接种服务。
第一阶段:2021年3月31日前接种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公司(包括北京生物、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生产的灭活疫苗人群,于2021年10月30日前完成加强接种。
第二阶段:2021年4月1日—5月31日期间接种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公司(包括北京生物、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生产的灭活疫苗人群,于2021年11月30日完成加强接种。
6月份以后接种的人群加强接种时间安排,按照市级要求调整,如无特殊要求,按照时间以此类推。其他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时间地点同加强针接种。
使用同一种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灭活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
使用不同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二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如遇第二剂相同疫苗无法继续供应等情况,可使用与第一剂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
来源:綦江日报 http://qjszb.cqqjnews.cn/pc/202110/19/content_21599.html 綦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