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成芝夫妇带外孙 记者 成蓉 摄
近日,记者走进市级文明家庭李成芝家采访,采访中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李成芝一家坚守的信念。“我认为只有家庭和谐,一切事情才能称心如意。”李成芝说,30多年来,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是艰辛还是甘甜,自己和丈夫桂焕勇总是心在一条线、劲儿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呵护着这个爱的港湾,让家庭每一名成员都能感受到温柔臂膀的强大力量。
两人惺惺相惜 为爱坚定前行
如果说李成芝和丈夫桂焕勇如磁铁般惺惺相惜,那么中间那股强大能量便是对艺术的热爱。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掀起了“打工潮”,家乡的大部分青年都奔向沿海地区打工赚钱,唯独李成芝夫妇甘愿留在县城文化馆做临时工。
“你看隔壁家的娃儿出去挣了钱,回家房子修得多漂亮,你们就一天不务正业……”李成芝夫妇对艺术的满腔热情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那个时候微薄的工资不仅帮不了家里,自己两个人吃饭、吃肉都成问题。
“当时民间AIimg.krwoo.com/"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绘画正是崛起的时候,我们坚信通过不懈努力,总有一天能让人看到我们的画、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李成芝夫妇虽然生活拮据,但精神却很富裕,他们靠着强大的信念相辅相成走过一段段艰难时刻。
1992年,綦江农民版画的保护与传承得到党委政 府的高度重视。作为綦江农民版画的传承人,李成芝夫妇的待遇得到破格解决,由临时工变为了正式工。
2004年,为使綦江农民版画得到更大的发展,县里点名由桂焕勇牵头,将綦江农民版画从文化馆独立出来成立版画院。接到任务后,桂焕勇和李成芝迎难而上,在没有办公场地、没有足额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凭着对版画艺术的热爱,与几名同事一起,义无反顾地拉起了綦江农民版画大旗,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
租房办公、晚上搞创作、白天搞推广……桂焕勇和李成芝把綦江农民版画的传承和发扬当作毕生事业在努力。通过他们多年奋斗,綦江农民版画这朵民间艺术之花终于迎来了美丽的绽放,不仅数十幅作品获得全国各类奖项,更是代表重庆先后赴德国、法国、日本、沙特、伊朗、泰国、墨西哥等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文化交流。50余幅作品被国内外国家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收藏,成为国家、民族间沟通的桥梁。
如今,綦江已被文化部评为全国28个民间绘画之乡,版画院也先后成功主办三届全国农民版画展,真正让綦江农民版画走出了重庆,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全家和睦友爱 生活幸福如意
作为綦江农民版画院一级美术师,李成芝正在积极准备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幸福小康 美好生活”全国农民画作品展。而桂焕勇作为綦江农民版画院院长,也精心打理着院里的所有工作。
有很多跟李成芝夫妇共事多年的同事都不知道他们是夫妻,因为李成芝和桂焕勇从不把家庭的情感带到工作中来。但回到家后,他们依然是相敬如宾、相亲相爱的家人。
李成芝说,能与桂焕勇相知相爱相守是她的福气。这么多年来,桂焕勇无论是对她还是她的家人都非常好,尤其是自己母亲生病时,他总是忙前忙后,即便是深夜也依然为母亲送药。在自己父母眼中,桂焕勇已不仅是一个女婿,更是像自己的亲生儿子。
“此生有妻如此足以。”桂焕勇则认为,自己能与李成芝结为夫妻是今生之幸。他说,李成芝对双方父母总是一视同仁,还主动把住在农村的老人接到家里住,妯娌之间也相处融洽,从未红过脸,每年过年双方亲戚朋友围坐一起其乐融融、十分热闹。
当谈及自己家庭时,李成芝和桂焕勇都相互夸赞,虽说摆谈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但从这些小小举动中可以感受到李成芝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忙完一天的工作,李成芝和桂焕勇回到家又帮忙带外孙、做家务、洗衣做饭等。他们不觉得累,因为他们认为,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嘴角才能扬起幸福。
记者 成蓉 古峨
来源:上游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