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佛系”一词成为部分年轻干部的口头禅,不想干、不会干、不能干成为部分年轻干部的普遍状态,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不争不论,看淡一切,只图日子过得舒服自在;表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做事敷衍塞责,能拖则拖。应当说,这是一种非常值得警惕的现象,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当主动亮剑,对这种行为大声说不!
一、“佛系”现象表现
(一)工作态度看似好,但就是不办事。部分“佛系”年轻干部在遇到领导或者上级布置工作任务时,口头上答应得干脆利落,但在具体落实上就是缺斤少两、大打折扣,领导追问进度,口上说着“马上就完成了”;领导追问结果,只能交出一份连“及格”都算不上的答卷。我们常说听其言观其行,嘴上说的好听,但如果没有实际行动,也不过就是一个空炮。占着茅坑而不拉屎,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腐败,工作作风的腐败。
(二)勇于承认错误,但就是不改错。领导或者上级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态度很好,说“对不起,领导,这是我的问题”,嘴上答应马上就改,但转过头就忘得一干二净。一而再,再而三,令人提起就叹口气。
(三)主动边缘化,甘做边缘人。荣誉上不争不抢、看淡一切;工作上拈轻怕重、能推则推,有多远离多远,巴不得领导记不住单位上有这么一号人。
二、“佛系”现象成因
(一)严管缺失。对于年轻干部,缺少制度化的监督和问责,单位领导囿于情面,教育、引导不够。
(二)厚爱缺失。单位竞争激烈,选拔任用存在灰色地带,缺少制度化的选拔、锻炼、培养机制,年轻干部看不到前进的希望。鼓励少,责任多,主动作为麻烦上身,啥事不干屁事没有。
三、如何杜绝“佛系”现象
(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责任担当。年轻人不想干事的毕竟是极少数,“佛系”心态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要通过政治教育、党性教育、警示教育,参加**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方式,引导年轻干部提高政治能力,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涵养为民情怀。要贴合年轻干部心理特征,采取他们喜闻乐见、解渴管用的方式,才更容易入脑入心。
(二)宽严相济,既高标准要求也低姿态宽慰。一方面既要筑牢制度的笼子,给年轻干部戴上“紧箍咒“;另一方面对于年轻同志在工作中因客观原因犯下的过错也要多多包容、多多鼓励,允许年轻干部试错,打消工作中的一些顾虑。
(三)培养方式多样,能看到前进的曙光。打虎要上山,擒龙要下海。年轻干部成长有其特定的规律,需要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对于年轻干部要“铺路子”“搭台子”“压担子”,让他们多接“烫手的山芋”、多当“热锅上的蚂蚁”,多一些“磕磕绊绊”的历练和“惶恐不安”的挑战,在苦干、实干、巧干中增长干事智慧、练就过硬本领。要建立制度化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搞暗箱操作,让年轻干部看到成长前进的希望。
******曾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年轻干部是****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作为青年干部,我们要敢于对“佛系”现象说不,积极奋斗,积极拼搏,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