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431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溪河水从远古流来,雕刻了两岸历史,冲刷出奇特景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1-8-1 12:4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四川 四川
清溪河发源于贵州习水县。沿习水,重庆江津边界流经綦江县在清溪口与綦江河汇合,随綦江河水一起流入长江,一路东行入海。

清溪河七弯八转,澄静如练,尤以幽邃宁静见长。直至今日,没有工厂的喧闹,没有都市的繁杂。特别是下游鹅公沱至清溪口段,水流平静,水色清透。夾河两岸是绵长的竹廊,两边竹廊里各穿行着一条软软的泥沙路。烈日下,走在翠林里,踏着沙沙的小路,头上竹枝随着微风轻轻摇动,凉风习习,心旷神怡。

河中鹅鸭飘游,白鹤映水;河边龟蟹探头,鱼儿觅食。在三四月份,河鱼产卵期,对对河鱼贴身而游,双双鱼尾把河水扇出朵朵浪花,发出噼啪声响。在河边石滩处,村姑村妇们一边搓洗着衣裤,一边张家长李家短地闲聊着。夕阳下,霞光里,但见村童牵着牛儿在河边喝水,洗澡,别有一番风味。两眼掠过竹廊,是无尽的田园、山丘、农家。远处山峦起伏,连亘无际。

偶过的舟船,划破了平静的河面,荡起微微的波浪,摇动了山川,撕碎了河中山影,驱走了水中的白鹤。

船行在这段河上,行了好一阵,好象又调头回来,弯曲的河道不知伸到何方,拐到哪里。河道绕到火峰寺山下,绕出一个微弯的长条形半岛,酷似男性生殖器;而蜿蜒曲折的“U”字形河道,宛若女性生殖器,山水相抱,阴阳相合,当地人叫它“阴阳合”。

清溪河这段弯曲的河曲与两岸的地形又恰好构成了一幅天然的太极图景。无论在岸边还是从山上往下看,太极图都维妙维肖,天然长成,逼真极了。你看,阴鱼河曲中有阳眼(山影),阳鱼半岛中有阴眼(水田),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合壁,阴阳平衡。太极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这天然长成的山水太极图,是不是更神奇了。

清溪河在永新三元桥以上,两边的山就慢慢地围拢来,而且越围越拢,活生生地把河道爽了起来,河水奔流,冲滩撞石。两面山势陡峻,石壁突立,险峻惊人。

清溪河历史渊远流长,古老而神奇。在母系社会时期,今天的傣族、泰族的祖先就生活在清溪河两岸。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逐渐南移。两岸随处可见的,象征“男根图腾”的竖立“石桅子”虽大多被疯癫的“新时代人”毁了,但也还能见到。刻在石壁上的“男根图腾”石刻“石桅子”保存完好,“石桅子”以灵应岩一带最集中。

关于“石桅子”的来历,有一个古老动人的传说:据说,在那远古蛮荒时代,居住在清溪河一带的先民们以渔猎为生。一天,三位年纪已不小的猎人在丛林中围追一头秀丽的野羊,当他们追赶到清溪河岸一座山岩时,野羊突然消失了,却见山岩上站立着一个貌若天仙的美妇,怀中正奶着一个婴儿。婴儿的裤衩敞开着,健壮的小鸡鸡裸露在外,十分夺目。三位猎人情不自禁地注视着婴儿胯下的那根小鸡鸡羡慕不已一一因为部族中不知怎的,已经多年没有生育有鸡鸡的男孩子了。他们也日见衰老,族人也开始衰败,对男孩子也到了渴求的地步。因此,他们乞求美妇把怀中的男婴赠送给他们,美妇微微一笑,没有作答,旋即连同怀中婴儿化作一股青烟飘然而去……。

美妇抱着婴儿消失了,可是带有“小鸡鸡”的男婴却让三位猎人难以忘怀。便使他们产生了以此一物求子的联想,于是便开采了一条巨大的青石柱,打造成男人生殖器形状,竖立在清溪河边的那座岩石上,供渴望生男孩子的人们前往膜拜。由于男性此器关是垂吊于胯下的,因此,清溪河一带的人叫此器关为“垂子”;又由于此器关勃起时如船头桅杆,于是,这一青石石雕,人们便称之为“石桅子”或“石垂子”。

说也奇怪,自此以后,部族里就逐渐生下许多男婴,族人从此兴旺起来。人们认为这是送子娘娘显灵,便把清溪河边那座美妇抱子显灵的山岩称为“灵应岩”,並在岩上修建了一座庙,称为“灵应寺”。从此,前往“灵应岩”立桅求子的人便络绎不绝,世代相传。

人们除了在寺庙周围立石桅子外,还在清溪河两岸的岩壁上雕刻此图形,以供求子的人去求子膜拜。

现经考证,认为是古人在一定时期的男性生殖崇拜,把它定为“男根”文化。

清溪河沿岸也曾经是僰人生息的地方。僰人,是明代以前生活在巴蜀南部山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荆棘丛林中,被称为披荆斩棘的人。僰人习惯于在崖壁上凿穴居住,死后也在崖壁上凿穴置棺,形成崖墓,或将棺木悬于崖壁,形成悬棺。史书上说,僰人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相信“争高以趋吉”,能使后人兴旺发达。壁上的这些居穴和墓穴的洞口都是面向清溪河的,周围还刻画了许多文物价值极高的岩画,诸如人物、阙、虎、马、鸟、昆虫、玄武图、叶脉纹等等。

这种洞子沿河都有,当地人把这些洞穴叫“蛮子洞”。误说成是躲什么“长毛贼”的。孩童时,常听老人们讲“蛮子洞”和“长毛贼”的故事。

清溪河沿岸一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稻子、小麦、玉米、红苕以及桐梅等花果。

清溪河水流过漫长历史,雕刻出奇特的地理景观和人文历史,也养育了古今两岸人民。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1-8-1 13:01: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1-8-1 13:23:3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我居然看完了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1-8-1 13:27:27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图都没得一个,说个钏钏
5楼

发表于 2021-8-1 13:45:01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源头泥坝和丁山
6楼

发表于 2021-8-1 15:50:1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现而今好多所谓的历史、所谓的传说就是在一代二代三代,代代不息的文化人一吹二吹三吹到神吹,吹吹不息吹出来的。
7楼

发表于 2021-8-1 17:17:15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景熙 发表于 2021-08-01 13:45
源头泥坝和丁山

哪是中峰三角塘的一条之流,应主道住江津方向清溪水库而上至习水。
8楼

发表于 2021-8-1 17:37: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拜读!
9楼

发表于 2021-8-1 17:47:08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清溪河人称巴渝漓江
10楼

1

发表于 2021-8-2 01:58:3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骚人,墨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4 19:17 , Processed in 0.11489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