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240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年前四条人命唤来的三缘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0:46: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丁山狸狮:生命唤来的三缘桥
导读阅览:
一、奔丧路上挤黄泉
二、水鬼冤捶锣鼓响
三、建桥镇妖刘龚张
四、綦走有话来补充





丁山镇狸狮坝谷底,有一条刘罗沟(现属狸狮村1社),因沟右边土地属刘家,沟左边是罗家而得名。沟上有一座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单孔石拱桥,长16.3米,宽3.7米,高7.1米,至今已有237年。是古代川黔重镇东溪经狸狮坝到贵州泥坝、四川东胜的盐茶古道必经之路。

只有643米长的刘罗沟,地处高山台地河流源头,平时来水量并不大,过河不是难事。每年难得的几次山洪,在高落差的山涧,也要不了几个时辰,就烟消云散。

在大青石并不稀罕的狸狮坝,完全可以两端垒高礅,一石架东西,费不了多少银两,就可渡宝筏于迷津。何必在小沟沟上大动干戈兴建这座两丈多高、一丈多宽、近五丈长的“两岸融云天际消”石拱桥呢?



一、奔丧路上挤黄泉

刘罗沟小溪流,潺潺不息,在三缘桥下游100余米汇入镇紫河,滋养出两岸村民的祥和幸福。

绝大多数时日,过往山民简易跳礅过河,倒也轻松自在。走热了,还可以脚踩山涧水,顺便浇水洗脸再喝上几口,清凉袭来,疲惫顿消,让这一程山路多一个希望。

但一到夏季暴雨时节,山上的水四面汇聚,似蛟龙奔海,波汹浪涌,咫尺两岸变天堑。胆小的妹妹只好在心里默默吼“阿妹要过河,哪个表哥来背我?”

近的、闲的还好,可以原路返回等水消再过。远道而来的,急事必办的,心头那个堵,愁煞直跺脚。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端午时节,狸狮村龚家老祖母仙逝,外嫁犀牛坝(今属东溪镇新石村)张家的龚幺姑请了一箥(音po)坐台(旧时人死亡后,至亲请的锣鼓队,从开灵起,一直吹打到下葬回来法事结束后)急打三翘的往娘家赶。

5名锣鼓匠加龚幺姑夫妻俩一行7人,在鼓、锣、钗、钹、磬的哀乐中跋涉个多小时,奔到刘罗沟的时候,天已经擦黑。只见平时清澈温顺的山溪水,此刻却披着黄袍翻腾怒吼,争先恐后跌落前方悬崖,声似奔雷淹灭了对岸的鸡鸣狗叫。

如果在平时,大家可能就地歇息,等他三两时辰,水回落看得到跳礅后再过河。可今天,女儿不孝,没能守到妈妈的最后一口气,天又越来越黑。锣鼓匠长期混迹丧家,感同深受。于是乎,长得牛高马大的队长一声吼,先往河里走,大家手牵手,试踩着跳礅,一步一步往前挪……




眼看着排头的队长已经走过了最为湍急的河中间,后面的都大体估计得到跳礅的位置。没想到,紧跟着队长专司小钹的张干筋打了个踉跄,这手牵手的一队人顿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全都被拉下了河。

队伍最后才下水的龚幺姑小两口儿及前一个刘二娃,凭着求生的本能,反身就抓住了歪斜入河的岸边树枝,拣回了三条命。前面四个锣鼓匠就没这么幸运,还没来得及喊一声救命就被冲下了7.7米远89米高的悬岩……

一家丧事起,数家丧又来。刘罗沟两岸,阴风震凉野。任刘、龚、张三姓哀嚎,也唤不回逝去的冤魂。




二、水鬼冤捶锣鼓响

从此以后,这里就变得非常奇怪。一到下雨涨水天,两岸的都会听到水雾中传来飘忽不定的锣鼓声,忽急忽缓,忽尖脆忽低沉,间或又伴抽噎声,如泣如诉……

吓得狸狮坝的人,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往那里跑。小孩儿哭闹,只要大人一声“再犟就把你扔到刘罗沟去”,包准乖乖不再吵。过往行人,即使结队三五几,也不敢停下喝水洗脚歇个稍。

第二年忌日,更是咚得隆咚咚咚锵,啌啌咣咣鼟鼟镗,是洪水咆哮?是锣鼓齐响?惊得刘、龚、张三姓,不约齐聚两三华里远的刘家祠堂。七嘴八舌,人心惶惶:

乌云布穷天,冤魂不散啊!!!





三、建桥镇妖刘龚张

还是族长们见过世面,进屋三言两语,就作了个决断:

刘罗沟的水鬼,虽然是犀牛坝人,但分姓刘、龚、张,与狸狮村的同姓,都是同源同宗。本因超度亡灵而来,却追亡灵而去。

刘罗沟跳礅桥,地处川黔孔道,来往客商众多,难免涉水遇险。如果再生事端,他们在阴槽地府,过不安生啊!唯有让以后的人,安安全全过河,他们才能瞑目。




上古有共工败触不周山,折天柱闯大祸,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大火不息,全靠女娲炼石补天,烙饼补地,拯救生灵,繁衍生息,才有了我们苍生世界。后又有宋郊编竹渡蟻补物。

狸狮坝上下,安得皇天照顾,土肥地沃,为什么不可以“化众成桥补人”?今天刘、龚、张三姓全都在此,各推一人,爰捧化谱,缘集善男信女,出钱出力。桥连㕍齿,功莫大焉。

族长话音一落,在场的狸狮人,立即纷纷响应,涌向各族的代表,认领善举。第二天,刘、龚、张三会首,暑奔川黔四方,醵尽好义乐输,募足建桥善资。




立冬刚过,溪水退至没脚。寒意渐起,山里人农闲冬藏正当时。狸狮刘、龚、张,鸠工庀材,吉日吉时,妥石固基,千夫万杵,运石搬泥。

来年正月,跨溪桥成,道路欢忭。因三姓化缘,齐心建桥,刘、龚、张众议,名之为“三缘桥”,纪万代之津梁。

桥拱正中,南侧雕龙头迎水口吞上游,北侧装龙尾上翘顺流游下。明显是借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的《升庵外集》“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于桥柱……”为降服桥下“水怪”而特意制作的镇水神兽——蚣蝮。



桥的两头,四狮威坐,震水禽山兽。当年的纪功碑还矗立在东桥头,高4米、宽1.24米、厚0.3米的式廓,琉璃碑帽飞檐迥架空,宝葫芦顶萧萧疏雨吹,净瓶观音威仪震妖邪。

说来也怪,桥成当年起,刘罗沟再遇涨水天,再也听不到呜鸣鬼语。狸狮当地人,川黔往来客,再也没有惊得头皮麻,发竖立的惊怵了。


四、綦走有话来补充

2021530,第329次綦走进入狸狮坝,本为寻觅綦江西界,图个一脚踩渝黔两地的欢乐,没想到偶遇刘勇书记的热情主动介绍,了解到了三缘桥的来龙去脉。

刘书记还告诉我们,民国时期剿匪,官兵本来是向野鸡坝(他们到现在都不知在哪里)开赴,结果听成了狸狮坝,来到三缘桥,被TF在高处打冷枪,牺牲了一个排长。

只是在建国后那段艰难摸索的岁月里,三缘桥碑记文字被语录体覆盖,已经不能复原。现在碑帽下勾勒的“三元桥”三字,也是近年后来人好心没办成好事,“缘、元”不分,极可能讹传永远。





幸好,其时的“以誌不朽”,早已化作一粒善种,随万古不坠的三缘桥,植入狸狮坝儿女及过往商客的心中,世世代代传承永久!

三缘桥的建立,虽然有乾隆年间锣鼓队4条生命代价的缘由。但綦走以为,这仅是触发事件。正如开篇第二段分析,完全可以建一座相比现规模石拱桥投资零头的平桥,就能解决过河安全。


之所以在狸狮坝刘罗沟能建起这样一座恢弘气派的三缘桥,根本原因可能有二:

一是农耕社会的狸狮坝,水田向阳坡,勤快就有收获。人们生活相对富足,有钱办大事,还能锦上添花办得更好。

二是三缘桥所在的川黔古道,应该是一条交通干道,辐射人口众多,来往客商如流,化缘筹资相对顺利。这从桥东头的幺店子,不但提供吃、住、喝,还有提供“抽”服务的大烟馆,可窥其——不一般!




朋友们如若不信,可以趁现在正是丁山土杨梅成熟季节,直接联系刘勇书记(15123032738),饱口福的同时:

借机打探民间自封的中国古墓之乡、天下一刘的和谐新农村,登天下第一白虎咀,闻千年桂花满树香,求证威名麻箩神的传奇,听功名三元桥老县长七上狸狮村綦江唯一的东方红广场及最大的***塑像等鲜活故事。

还可顺道四角村,见识全国只有两处的“一县两城隍”之一的传奇。路过万佛峡,开启2021年的开心刺激第一漂。相信这一程——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1-6-11 10:4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1-6-11 11:53:58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再回来老师啷个把来改成米了?
(4楼)地板

2

发表于 2021-6-11 12:16:2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广东广州
再老师,文人大才子
5楼

发表于 2021-6-11 12:28:3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有人仔细看完没得
6楼

发表于 2021-6-11 13:07:56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从没看过……
7楼

1

发表于 2021-6-11 13:22:0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去伪,正名,普及。
8楼

1

发表于 2021-6-11 14:34:3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好像丁山上面没有杨梅哟?
9楼

 楼主| 发表于 2021-6-11 14:36: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当局者迷 发表于 2021-6-11 11:53
再回来老师啷个把来改成米了?

饭碗,要紧紧抓在自己的手里
10楼

发表于 2021-6-11 14:36:42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再回米 发表于 2021-06-11 14:36
饭碗,要紧紧抓在自己的手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11-1 09:53 , Processed in 0.14223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2008-2025 qj023.com| AI绘画| 免费AI生成图片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