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黑 于 2011-7-23 14:22 编辑  
 
垂钓柏杨湾  
 
文/刘小华  
       小时候上山坡割猪草兜里常揣有鱼钩鱼线,偷偷的去塘里钓鱼,要是大人看见是要挨骂的,耽误时间不做正事。钓线是捺鞋底的麻索,缝衣针放到煤油灯上烧红,筷子圆的一头卡在石板灶台上弯成鱼钩,坡上砍一根竹枝,看那截浮在水面上的高粱杆陷进水里,往上一拽,鱼儿拼命的舞动飞上来。        古剑山林密山高,深谷中的溪流常汇成清水湖,这里鲜为人知的溪水湖泊自然瞒不过我这个摩的驾驶兼上了瘾的发烧钓友。古剑山,我常去的地方。        县城出来,上后山坡,古剑山公路弯弯曲曲,摩托车一路斜着车身往上。峰回路转,松林蔽日,越往上走越是清凉,崖边的松树在山风中摇曳,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五脏六腑被洗得干干净净。遇上阴雨雾天,湿漉漉的弯拐公路上几步外不见人影;秋天,山下还阴凉干爽,山上常常浓雾笼罩,烟雨朦胧。        我和朋友曾往古剑山北坡去白杨湾。北面山脚下的北渡场出来,踏着上坡的青石板,北坡的松林少有人走,金黄的松针铺满地上,时有山水慢流,淌过石板,脚下青石板上溅起的水声增添了林中的幽静。山路弯弯,林间一会现出几块小的沙田,山坳里农家瓦屋上的炊烟如一缕白纱缭绕林中。        走上一道山梁,上边快到白杨湾了,耳边响起阵阵松涛声,那气势像战机呼啸,如雷声翻滚。我久久不肯离去,小时候听过老家后面松林的声音,细细碎碎如轻妙的音乐,像是耳鬓厮磨低声诉语,夜里也卧听过横山松林轰鸣,如万马奔腾,却从没感受过古剑山的松涛轰轰隆隆,让人心灵震颤,胸襟宽阔。        鸡公嘴山脚下右边有一条沙石路,斜往下,摩托车磕磕碰碰,下水田边、绕松林,山的遮掩中露出一角湖水,到了柏杨弯。 这里山重水复,湖水萦绕每一处山脚,一条草茸茸的黄泥堤坝拦在湖中,大小水面曲折幽深,站在湖的任意一点,映入眼帘的也只有湖水的一部分。        湖水的边上,林木茂密,灌木丛丛,楠竹婆娑农舍掩映,弯弯的田垄绕上山破;墨绿的松、杉倒影水中,湖水变得深蓝。一湾宽阔的水面边,农家院子静静的卧在那里,后面耸起一道墨黑的松林坡,山水怀中的农舍秀气、平静、安详。走近那里,黄沙地坝,细腻的黄泥墙,木门框,细看墙上有光滑的小洞,一只牛角蜂在洞口探头探脑,厚朴的气息让人心里有一种亲近泥土的踏实。        那片平展的松林,湖水轻吻它的胸膛,荡涤了一道金黄的沙岸,金色的阳光下,松林墨黑,沙滩金灿灿,湖水碧绿,色彩艳丽层次分明,一幅令人心醉的天然风景画。        这里的一切自然随意,天然雕饰,温柔,宁静,如一个睡意朦胧的少女。        摩托车朋友们来这里垂钓,一路你追我赶嘘唿打哨,下雨的天气,那截下坡泥泞路难走,车推到路边的一户人家,大人小孩屋里迎出来“你把车推到屋里来,怕大人上坡去了,娃儿去爬。”“推到屋檐坎上来,怕雨淋湿了。”“家里的娃儿我们吵吵,不准他们摸。”大人们总是这样说,纯朴的话语我们都有些难为情。离开那里的时候,一个朋友偏着头小声说:“要是城边边搁车,哪个理你!还要问你要几块钱。”        不是每次都有朋友一起的欢乐,很多的时候我一人去白杨湾,背包独自徘徊在湖边的林间,四周静谧,只有脚下松针的沙沙声,漂泊的灵魂越加孤寂,生活的艰辛、人生的不如意漫上心头,浓稠的伤感弥漫占据了整个心境……        幽静的湖边常有了一个垂钓人孤独的身影,静坐在那里,鱼竿支在水面上,倒影水中。        秋天的阴雨绵绵絮絮,水面一会飘起一层淡淡的雾气,山里一阵浓雾袭来,眼前被白茫茫包裹,田垄山林没有了踪影,只有湖面上溅起的珍珠般水泡的声音;浓雾散去,雨脚停下来,墨黑的树林,山上的农舍又清晰可见,洗涤后的森林墨意更浓,水面更绿,鸟儿也隐藏了踪迹,野外一片寂静;更多时候的景象,迷雾笼罩林间,山中景物朦朦胧胧,水面上突兀的森林小岛如仙山琼阁。只有我孤零零的坐在水边,常想起李白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https://www.qj023.com/thread-48749-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