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在线

 找回密码
 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9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綦江人最近少出门!多穿红色衣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楼主
发表于 2025-7-5 11:35: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 重庆
科学应对高温
建议多穿红色衣服防晒

温馨提醒:尽量避开上午10点到下午4点这个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段出门;出门记得携带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装备。

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别等口渴了才想起补水,还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室内空调温度也别调得太低,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让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穿衣小贴士

夏天防晒选择合适的衣服也可遮挡紫外线,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穿白色的衣服最能防晒,事实却恰恰相反,红色衣服防晒效果最佳,黑色、藏青色仅次之。


深色衣服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浅色衣物虽然受到的热辐射相对较少,确实会比较凉快,但它对紫外线没什么太大作用,不适合长时间暴露在骄阳下,容易晒伤。


夏日里经常选用的棉质衣服,虽然穿着舒适,但在防紫外线方面则略逊一筹,不过因棉质衣服,在吸汗、舒适度方面存在优势,因此仍是夏季很多人的首选,宽松的衣服也比贴身的防晒效果好。

此外,大家防晒时会穿长袖,甚至用面纱、口罩遮挡脸部,但却忽略了头部,让整个头皮暴露外晒。医生提醒,头皮娇嫩,也要注意防晒。


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南京市皮肤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张扬表示,软防晒主要是用头皮防晒的喷雾,不足就是每用一次都要洗头。硬防晒还是常规说的戴帽子打伞,还有穿带帽的防晒衣。

天气炎热
提醒大家小心中暑
热射病发病快
从头晕到昏迷可能只需10分钟!
而且死亡率超过50%
50周岁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甚至达到70%~80%
因此要牢记热射病防治
“8-4-6黄金法则”

" 8 "
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

  • 做好热适应
  • 不带病进行高温作业
  • 做好工作期间的防暑降温工作
  • 及时补水补盐
  • 备好防暑监测三宝:温湿度计、体温计、指氧监测仪
  • 备齐降温设备及药品
  • 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 关注重点人群(体温调节能力欠佳的高龄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既往体弱者)


" 4 "
热射病预警4个信号

热射病VS普通中暑,千万别搞错!



注意: 老人、儿童、肥胖者、慢性病患者、户外工作者、运动员、密闭空间劳动者(如厨房、车间)都是超高危人群!

【记忆口诀】

皮肤发烫快报警,手脚发飘马上停
说胡话时要警惕,呕吐抽搐鬼门近




" 6 "
热射病救治6步法


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温馨提示
室内中暑也需警惕!

高温天气下,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环境同样容易引发中暑。

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对温度变化感知迟缓,且常因怕浪费电不开空调,住在通风不良的老房子中,中暑风险更高。

建议老人等高危人群即使在家也要注意降温,可适当开空调(温度调至26℃左右)或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凉爽舒适,避免中暑。

来源:重庆天气、中国天气网、中国新闻网、中 央气象台


(4楼)地板

发表于 2025-7-5 17:04:29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重庆
(3楼)板凳

发表于 2025-7-5 11:45:53 来自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中国
我还以为有鬼耶
(2楼)沙发

发表于 2025-7-5 11:3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綦江在线免责声明:
1.本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和观点,不代表本论坛立场。
2.请尊重网络道德,不发表污言秽语,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个人隐私。
3.请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发布违法、违规信息,并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全部民事和刑事责任。
4.请遵守论坛规则和版规,不进行刷屏、重复发帖、恶意顶贴、恶意灌水等行为,若有违反,有权予以删除。
5.严禁对本站复制和建立镜像,转载本站原创内容需获得本网站授权,同时需注明出自“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
QQ|联系我们|綦江在线 ( 24小时举报:13002367666 邮箱:2433943356@qq.com 渝ICP备14004530号-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3-85883000 渝公网安备 50022202000007号)

GMT+8, 2025-7-24 03:50 , Processed in 0.14804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綦江在线 (www.qj023.com)| AI 画廊

© 2008-2023 qj023.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