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落实国 家结核病防治政策,提升区结核病预防、诊疗及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我院感染科结核门诊于2025年8月18日正式开诊。作为区结核病定点诊疗机构,我院将提供全流程结核病防治服务,助力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目标。
一、核心服务内容
(一)肺结核患者治疗、状况评估、抗结核药物发放、不良反应处置和疗程结束治疗转归评估。
(二)定期治疗随访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
(三)结核潜伏感染者的个体化预防性治疗方案制定与追踪。
二、特色服务优势
(一)一站式服务:集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于一体,优化就诊流程 。
(二)惠民政策:符合条件者可享受部份免费检查及药物。
(三)多学科团队:由医院感染科专家牵头、联合影像学、药学等学科联合诊疗。
三、诊疗时间
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上午08:00-12:00 ,下午14:00-17:00
四、诊疗地点
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6号楼1楼结核门诊
五、咨询电话
023-48671254(门诊医生诊室)
023-48691171(病房医生办公室)
023-48677043(门诊病案管理室)
肺结核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肺部(肺结核)或其他器官(如淋巴结、骨骼、肾脏等),其中肺结核最为常见。
(二)哪些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1.咳嗽、咳痰超过2周,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同时伴或不伴胸闷、胸痛。
2.午后低热、夜间盗汗,肺结核症状隐匿,诊断易被忽视,而每天反复发热正是结核病早期的重要信号之一。
3.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全身症状,1-2个月内体重可下降5%-10%。
(三)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四)哪些人群容易得肺结核?
1.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老人、儿童、艾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等。
2.长期熬夜、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或过度疲劳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让结核菌有了可乘之机。
3.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如家人、同事、同学等。如果身边有肺结核患者,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有会被感染的风险。
(五)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筛查?
高风险人群
1.密切接触结核病患者的人(如家人、同事、同学)
2.免疫力低下者(HIV感染者、免疫力低下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
3.有基础性疾病者(糖尿病、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尘肺等)
有症状者
1.持续咳嗽、咳痰≥2周
2.咯血或痰中带血
3.低热、盗汗、体重下降
常规筛查人群:入学、入职、健康管理需求者。
(六)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肺结核?
1.控制传染源 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病人并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是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2.切断传播途径 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纸巾密封丢弃后洗手;室内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对结核病人的痰、日用品及周围的物品要加以消毒,患者用过的食具可煮沸消毒;勤换衣物,被褥在烈日下暴晒。
3.保护易感人群 一方面可以接种卡介苗,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抗感染和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减少与结核病人的接触,同时尽量避免到密闭场所,减少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
温馨提醒: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如出现疑似症状,请立即到医院就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