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重庆直辖28周年,在朝天门搞了个挺大的无人机表演,还配了航拍的那种城市宣传视频。整个两江交汇的灯光配上飞在天上的无人机,视觉上确实冲击力很强,那种城市氛围搞得跟电影镜头一样。我朋友圈一晚上都在刷这个视频,基本所有人都在转发,不少人都说“骄傲”“震撼”“这才是中国的城市面貌”。说实话,我看了也觉得挺漂亮的,不管是灯光秀还是视频的质感,那确实是做得精致,而且重庆这些年也确实挺会搞这一套,轻轨穿楼、夜景天桥、立交高架、各种魔幻风的视频刷了一波又一波,已经形成了一种标志性,搞得全国都知道“重庆很特别”。从城市宣传的角度来说,这一点是成功的,城市品牌就是这样塑造起来的,靠的不是一两栋楼,而是整个形象带来的感觉。你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带动了一定的旅游经济,这几年到重庆打卡的、旅行的、体验轻轨坐穿楼房的外地人真不少,有些甚至是被短视频种草来的,对外地游客也确实算友好,整个城市对游客包容的气质也慢慢建立起来了。原来那个“人人重庆,重庆人人”的口号,现在看起来还是有点意思的,不光是说说而已,它确实在这样执行着。但说到这里我就要讲点不一样的了,就是这个事情它本身有两面性。你不能说它没用,它确实有效,但你也不能就只看这层面子。有时候我觉得很多人被这些东西感动得太快了,朋友圈刷完一圈,大家都在说厉害啊感动啊,那种情绪来得特别快,可是你仔细想一下,这种“厉害”到底是啥?到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什么?航拍视频好看是真好看,无人机排字是挺牛的,可是你下班回家的路是不是更顺了?你买房的压力少了吗?小孩上学是不是没那么焦虑了?灯光再亮,它亮不到你心里的那个现实。现在我们太容易因为“看起来好”而迅速感动,甚至代入一种“我们很强”的幻觉,很多人被这种情绪带着走,久而久之就不去问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了。一个城市的“光”,当然是它的形象,但城市真正值不值得骄傲,还得看它给生活在其中的人带来了什么实实在在的改变。别误会,我不是反对这种表演,也不是说城市不能去搞形象宣传,而是我总觉得:它漂亮可以,但我们也得问一句,这到底有没有用。你可以喜欢它的好看,但别把“好看”误当成“过得好”。灯光关了以后,生活还得继续,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点能力,在“感动”之后,去想一想“真实”?要是有人哪怕因为这场灯光秀多想一步,我觉得也不算白看这视频。
![]()
|
|